最後更新日期: 2022 年 7 月 23 日
前言
你曾聽過「便當便當(台)、揮棒落空,麻糬麻糬(台)、三振出局」的加油口號嗎?或是從電視轉播中「打者像是冷凍的披薩,一動也不動被三振出局」、「KKK、連三K」的經典台詞嗎?看著這些文字,腦海都會自動出現聲音了…。
擁有良好的三振能力,想必是許多投手想要追求的,尤其在關鍵時刻,若能靠一己自力把對手三振,當下會是多麼令人興奮?但往往「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」,如何投出第三個好球來三振打者,並不是在旁觀看比賽的我們,想像的那麼簡單。
過往在比賽中就曾看過,投手都能順利搶到兩好球,但卻遲遲無法投出關鍵的第三顆好球來三振打者,這都考驗著投手本身決勝球的威力,以及心理層面的因素等各項因素。
延伸閱讀:【爪榮耀|DDL】凍結比分的牛棚大將|中信兄弟之中繼王
三振王小教室
中職三振王
中華職棒大聯盟(CPBL)成立於1990年,起初並沒有設置三振王的獎項,直到1994年才開始設立,所以回顧中職歷史紀錄上,可看到1990-1993年期間,單一球季投出最多三振的球員,卻不在中職三振王的紀錄裡,只能默默地成為無加冕的王者。
投手三振的能力?
若要直觀的評估一位投手三振能力,比起三振的總數,參考奪三振率(K/9值),更能夠凸顯投手的三振能力,而相關投手的數據,現今普遍在棒球官方網站都能夠查詢。
奪三振率如何計算?
奪三振率通常以K/9值的方式來呈現,而K/9值計算公式並不複雜
K x 9 ÷ IP
- K:投手奪三振次數
- IP:投手投球局數
- 9:一場比賽9局為基準
這裡用2021年中職三振王中信兄弟的德保拉做舉例,該年度總共投178局,飆出187次三振。
奪三振率:187(K) x 9 ÷ 178(IP)=9.455
若以完投九局的前提下,德保拉在一場比賽中,至少會投出9.455次三振,也就等於平均每一局都能夠三振一位打者。
三振背後的涵義?
追求高三振率的投球能力,或許是投手們所渴望的,但並非所有投手的投球型態,都是「適合」三振類型,畢竟要讓打者出局,也不是只有三振這個選項。
有專門攻擊好球帶的投手,把球塞進去好球帶給打者做揮擊,再靠著隊友守備來抓出局數,或許找出適合自己的投球機制,才能有效發揮本身的投球優勢,不僅減少用球數的消耗,也能夠更精準來解決打者。
凡事都是一體兩面,若給投給打者做攻擊,就會存在著守備瑕疵及失誤的可能性,若追求高三振率,用球消耗數,可能就少不了。
回顧以往看比賽的印象中,就曾看過投手每球都想控在邊邊角角的位置,遇到主審好球帶較小或不固定….時?投手就會投得相當辛苦,往往造成壞球數偏多,甚至投完5局球數就可能接近百球,時常會讓投球局數無法拉長,間接影響牛棚戰力的使用。
而高三振率的好處在於,可以把打者直接送回休息室,無須考慮守備的因素,所可能形成的守備瑕疵或失誤。
也在過往中職使用彈力球時期,更凸顯三振的可貴,畢竟當時被打者擊中球的情形下,不僅安打機率偏高,還會遇到小白球時不時就飛出全壘打大牆的狀況發生。
後援投手的三振能力
與先發投手相比,對於在牛棚待命的後援投手,三振能力似乎對他們來說更加重要,身為一位好的救援投手,上場投球時,不僅要控制當下的比分有時更需臨危受命登板投球,解決眼前的打者,進一步凍結壘包上的跑者。
而此時能夠直接三振打者,也是最保險的方式,有效降低球被打出去所需承擔的風險。

中職歷史三振紀錄
三振王二連霸
過往能夠奪下三振王的球員,理應是擁有不錯的三振能力吧?但翻開歷史紀錄,曾經也出現過三振率普普的三振王,靠著大量投球局數,所累積下來的三振數,讓他足以摘下當年度的三振王獎項。
回顧中職史上能夠在三振王二連霸的球員,總共出現四位,分別為林英傑、羅曼、羅力及德保拉。
- 誠泰Cobras_林英傑(2004-2005)
- 兄弟象_羅曼(2010-2011)
- 富邦悍將_羅力(2017-2018)
- 中信兄弟_德保拉(2020-2021)
三振特殊紀錄
- 單季最多三振:209次→誠泰Cobras_林恩宇(2006)
- 單季最少三振:115次→興農牛_正田樹(2009)
- 歷史累積最多三振:1286次→勇壯
- 單場最多三振:16次→兄弟象_瑞奇(1997)、兄弟象_養父鐵(2001)
- 連續打席三振紀錄:8次→Lamigo桃猿_艾肯(2015)、味全龍_徐若熙(2021)
- 球隊獲獎最多次:9次→富邦悍將(含前身)
- 單一球員獲獎最多次:4次→富邦悍將_羅力
- 土投洋投比率:6-22
兄弟隊史三振王
兄弟隊史累積8座三振王
中華職棒大聯盟(CPBL)的三振王,從1994年才開始設立這個獎項,兄弟隊史總共出現8座三振王,由6位不同的選手拿下,分別為瑞奇(1997)、風神(2000)、養父鐵(2001)、喬伊(2007)、羅曼(2010、2011)、德保拉(2020-2021)。
回顧兄弟隊史的三振王,全部都是由洋投所拿下,並沒有出現本土投手,而要摘下三振王的重要因素,不僅本身具備基本的三振能力,吃局數的能力也是重要關鍵,或許這才是三振王出現這麼多洋將的重要原因之一…?

飆速左投瑞奇
兄弟隊史第一位三振王
兄弟象時期的瑞奇,曾在1997年拿下中職年度三振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一座的三振王。
起初在職棒元年效力統一獅的瑞奇,當時就以火球出名的他,球速能夠來到150km/h以上,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來看,這樣的球速加上他左投的投球姿勢,就足以K翻全場。
過往連續在1990-1992年期間,瑞奇位居三振排行榜的第一位,只可惜職棒元年尚未設置三振王的獎項,否則瑞奇將會是中職史上唯一在三振王三連霸的球員,雖有高三振率的投球表現,但控球問題也困擾著他,也投出了不少的四壞保送。
瑞奇在離開統一獅後,往更高的職棒殿堂(MLB)挑戰,直到1996年選擇再回鍋中職,而這次選擇加盟兄弟象,經過美國職棒大、小聯盟的洗禮後,在控球方面似乎有稍微….改善?
不過瑞奇仍靠著本身優異的三振能力,在1997年K/9值以驚人的11.09,摘下年度三振王的獎項,終於「正式」拿下生涯在中職的第一座三振王。

黑將軍風神
兄弟隊史第二位三振王

兄弟象時期的風神,曾在2000年拿下中職年度三振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二座的三振王。
風神個人經歷過許多不同國家的職棒,包含美國職棒、日本職棒、墨西哥職棒以及中華職棒等等,曾經在中職「三進三出」的風神,除了在1998年剛加入三商虎隊時,當年投球成績較不理想外,其他球季的投球表現,都足以證明他洋投的價值。
2000年第一次回鍋中職時,風神選擇加盟兄弟象隊,當年就在投手丘上,展現相當驚人的宰制力,不僅在各項投手重要數據,包含勝投、防禦率、投球局數等等都名列前茅,更是在三振數佔據排行榜的第一位。
而風神本身K/9值並沒有相當突出,但仍靠著大量投球局數,搭配穩定且優異投球內容,順利在2000年摘下年度三振王的獎項。

日籍投手養父鐵
兄弟隊史第三位三振王
兄弟象時期的養父鐵,曾在2001年拿下中職年度三振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三座的三振王。
2001年加盟兄弟象的養父鐵,過去並沒有在職棒場上出賽過,僅參與過業餘賽事,但在中職的第一場比賽,就繳出單場16K,平中職歷史單場最高的三振數,投球表現令人驚豔。
過往沒參與過職棒賽事的他,也在進入中職比賽一段時間後,很快就體會到職棒賽事與業餘賽事的差異,尤其是在出賽場次及頻率上,讓他在體能調節及休息出現撞牆期,勢必需想辦法去克服這些問題。

經歷球季中跌跌撞撞的過程後,最終還是撐過那段黑暗期,而接下來的比賽中,就換成養父鐵掌握比賽的節奏,讓打者們在打擊區上一籌莫展,直到球季結束,也靠著本身的好投,最終在該年度奪下三振王的獎項。
而養父鐵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,就是在當(2001)年總冠軍賽七戰四勝的賽制下燃燒小宇宙,完成兩場先發及兩場後援的出賽,讓當時站在懸崖邊的兄弟象,硬是在1比3落後的絕境下,成功以三連勝逆轉封王,取得當年度的總冠軍,也獲選為單年度總冠軍賽的MVP。
沒有養父鐵的出現,或許也不會讓兄弟象開啟兄弟王朝,締造隊史第二次的三連霸紀錄,雖然沒有實際看過當時養父鐵投球,但也能透過影片回顧,感受到他對勝利的執著,甚至可說是瘋狂,這也展現出棒球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。

洋投喬伊
兄弟隊史第四位三振王
兄弟象時期的喬伊,曾在2007年拿下中職年度三振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四座的三振王。
此「喬」非比「喬」,曾在中職的那個年代,另外一位喬伊的名聲更加響亮,人稱「觸身球王子」,一上場就準備幹架的態勢…。
而這裡要說的喬伊,是在2006年加盟兄弟象的「喬伊」,第一年在整體投球的數據都相當不錯,到隔(2007)年除了三振能力有明顯提升之外,其他數據都有走下坡的趨勢。
喬伊靠著本身優異的三振能力,摘下2007年中職年度三振王,但整體的控球狀況並不理想,與2006年的投球數據放在一起看,就相形見絀了,畢竟對於球隊來說,比起單一數據的突出,更希望是整體的投手表現,能夠為球隊帶來更實質上的幫助。

洋投羅曼
兄弟隊史第五位三振王
兄弟象時期的羅曼,曾在2010及2011年拿下中職年度三振王的獎項,不僅是隊史第五及第六座的三振王,也是兄弟隊史第一位在三振王二連霸球員。
上網google了一下,中職曾經還出現過不少「羅曼」呢…,統一獅、時報鷹,就連兄弟象早期也有一位大羅曼,這算是國外的菜市場名嗎?

2010年中職三振王
第一年加盟兄弟象的羅曼,主要被定位在先發投手,偶爾會到牛棚客串救援投手,整個球季下來,完成了接近200局的投球局數,也靠著不錯的三振能力,奪下當年度的三振王。
羅曼曾是2010年兄弟象奪冠功臣之一,當年就靠著他與麥格倫及卡斯帝,三位洋投「一夫當關、萬夫莫敵」的投完整個總冠軍系列賽,最終以4勝0敗橫掃當年的總冠軍賽對手興農牛。

2011年中職三振王
羅曼延續上一年的好表現,在投手丘上持續展現出不錯的壓制能力,投球局數更是突破200大關,也是當年度唯一投超過200局的投手,相當的耐「操」,不僅摘下當年度的三振王,也一舉拿下勝投王的殊榮。

「快樂保拉」德保拉
兄弟隊史第六位三振王
中信兄弟時期的德保拉,曾在2020及2021年,連續兩年摘下中職年度三振王的獎項,不僅是隊史第七及第八座的三振王,也是兄弟隊史第二位在三振王二連霸球員。
而接下來在中華職棒33年(2022)的賽季,則有機會挑戰中職史上第一次在三振王三連霸的紀錄。

2020年中職三振王
第一年加盟黃衫軍的德保拉,就繳出相當亮眼的成績單,除了在投手三項指標數據中(勝投、防禦率、三振)拿下三冠王之外,當年度在投手丘上主宰比賽的投球表現,也讓他獲得年度MVP的殊榮。
德保拉在2020年的K/9值來到了將近10,意味著站在投手丘上的快樂保拉,平均每局至少能送出一次的三振, 而面對中職彈力球的這個年度,對於擁有高三振率的投手來說,無疑是最佳解決打者的方式,畢竟小白球被打者擊中,就必須承擔不小的風險。

2021年中職三振王
德保拉延續前一年的投球表現,中職聯盟在這一年更換比賽用球,球不「彈」了之後,投手們平均投球數據都有上升的趨勢,當然快樂保拉也是其中之一。
2021年德保拉的K功依舊了得,K/9值仍保持在9以上,整年度投出接近200K的三振表現,優異且穩定的投球表現,尤其在三振能力上,絲毫沒有下滑的趨勢,也讓他連續兩年摘下三振王的獎項。

延伸閱讀:【爪榮耀|DDL】中職各時期的頂尖對決?中信兄弟之年度MVP
結語
- 棒球世界中,不僅只有三振跟全壘打而已,場上還存在著許多的細節,值得去細細品嘗,當然三振與全壘打給球迷所帶來的,是更直觀的看球感受。
- 但過於「刻意」追求三振的投球模式,往往造成用球數增加及四壞保送的出現,所以如何掌握比賽的節奏,以及充分發揮自己的投球優勢,進一步有效的讓打者出局,或許更考驗著投捕搭配的默契,以及在場上的應變能力。
- 如果讓你選擇,你會想成為高三振率的投手?還是高效率的投手呢?歡迎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看法~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👍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📰
完成「免費」電子訂閱後,記得到信箱裡「確認」,才會第一時間收到有關中職的重要資訊😎
精選圖片來源:兄弟Fans Club
2 留言
在實際的觀賽中,會讓人最印象深刻的,往往是多殺、全壘打,還有那種乾脆俐落的三振呀~
搭配在關鍵時刻出現,更是令人興奮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