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棒球術語】棒球不死三振規則介紹|死裡逃生的那個男人

by Degio

最後更新日期: 2023 年 6 月 5 日

前言

不死三振,屬於棒球術語之一。

為何打者都被三振了,還可以跑上一壘呢?不死三振的產生,又需要符合哪些條件呢?

本篇文章將依中華職棒棒球規則,整理有關於不死三振的資訊及案例,並加上個人見解,與您分享。

via Gfycat

溫馨提醒:文章中藍色字為超連結,有助於你對該名詞的理解。

相關棒球術(用)語:

確實接捕三振

棒球不死三振規則基本介紹

不死三振是什麼意思?

在特殊狀況下,打者被投手三振,但沒有出局,趁機跑上壘包。

打者當下已經被投手,投出的第三顆好球給三振。

但捕手沒有完成確實接捕,守備方就必須使用,觸殺或封殺的方式,才能夠讓打者出局。

不死三振條件之出局數與跑者關係

對於進攻方來說,符合不死三振的基本條件如下:

  • 兩人出局之前,一壘壘包上,不能有跑者。
  • 兩人出局之後,不限於壘包上有多少跑者。
棒球不死三振
圖片來源:Pixabay

為什麼要有不死三振?

避免守備方在兩人出局前,刻意滿足不死三振的條件(捕手故意漏球),創造出一次抓兩個以上的出局數。

守備方為何會讓不死三振出現呢?

投手投出,第三顆好球三振打者時,出現投手暴投或捕手捕逸,讓打者趁機跑上一壘壘包。

有時則會是,投捕之間暗號上的溝通,出現了問題。

不死三振對攻守雙方有何影響?

出局數及壘包上跑者的增減。

一來一往之下,對於攻守雙方,影響相當可觀。

  • 進攻方 – 球隊增加了一個出局數,運用的空間,以及壘包上多了一位跑者。
  • 守備方 – 沒抓到該出局的打者,反倒投手必須在,多面對一位打者。
棒球不死三振
圖片來源:Pexels

不死三振會如何紀錄呢?

  • 進攻方 – 打者紀錄為三振出局。
  • 守備方 – 投手紀錄三振,會再加計投手暴投或捕手捕逸。

不死三振所導致的失分,算是投手自責分嗎?

不一定。

簡單區分的方式,若是投手的問題,就會算是自責分,如:投手暴投、被安打、保送、投手牽制失誤等等…。

而其他的狀況,如野手失誤、捕手捕逸、妨礙打擊等等…,就不算是投手自責分。

  • 投手暴投 – 算自責分。
  • 捕手捕逸 – 不算自責分。
棒球不死三振
圖片來源:Pixabay

不死三振幫助球隊得分,會算打點嗎?

不算。

可把不死三振,當作是守備失誤的一個環節。

單局四次三振的由來

每一局不是只有三個出局數嗎?怎麼可能出現四次三振呢?

這是有可能的,只要單局出現一次的不死三振,投手就有機會完成,單局四次的三振紀錄。

延伸閱讀:

中華職棒紀錄小教室-十大最難平破的三振紀錄(上)

不死三振的參考資料

  • 不死三振英文: Uncaught third strike
  • 棒球規則:5.09a
  • 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:3.05、3.21
棒球規則
圖片來源:Unsplash

不死三振影片介紹

訂閱Degio免費電子報

    我們尊重你的隱私,你可以隨時退訂

    不死三振有哪些實際案例呢?

    案例一、捕手未在第一時間,把球接進手套

    場上狀況:兩人出局、二壘有人

    影片中,中信兄弟打者岳政華,面對投手猛威爾投進好球帶的第三顆好球,沒有進行揮棒動作,遭到三振出局。

    但捕手陳重羽在第一時間,未完成確實接捕,必須透過觸殺或封殺的方式,才能讓打者岳政華出局。

    由於不死三振的當下,屬於活球狀態,所以二壘上的跑者周思齊,趁機跑回本壘得分。

    案例二、投手暴投之不死三振

    場上狀況:兩人出局、無人在壘

    影片中,樂天桃猿打者梁家榮,面對投手王尉永投出之變化球、揮棒落空,遭到三振出局。

    由於球進到捕手手套前、提前落地,又反彈到一旁,因此打者梁家榮,趁機跑上一壘,完成這次的不死三振。

    play btn
    ▲ 不死三振

    案例三、投手單局 4K

    影片中,中信兄弟投手陳鴻文,面對義大犀牛的打者群,在第九局投出兩次的不死三振,創造出單局四次三振的紀錄。

    play btn
    ▲ 投手單局 4K

    案例四、不死三振還是觸身球?

    場上狀況:無人出局、無人在壘

    影片中,兄弟象打者張志豪,面對投手邦勝投出之近身球,打到鞋子的部分。

    但因當下打者張志豪出棒過半,已被判定三振出局。

    再加上球打到張志豪身上,比賽進入死球狀態,所以就失去符合不死三振的條件。

    play btn
    ▲ 打者三振出局

    不死三振有那些常見問題呢?

    問號
    圖片來源:Pexels
    • 為何一壘有跑者時,打者仍符合不死三振的條件呢?

      當兩人出局之後,就都符合不死三振。

    • 不死三振所導致的失分,算是投手自責分嗎?

      不一定。

      (1)投手暴投 – 投手自責分

      (2)捕手捕逸 – 非投手自責分

    延伸閱讀:

    [新聞] 首局林智勝不死三振 助總、葉總都說關鍵

    中職》不死三振竟能上二壘? 昨日稀奇一幕引熱議(影音)

    再見不死三振| 棒球場上有各式各樣向對手說再見的方法,但是 …

    結論

    對於不死三振有什麼問題或想法,歡迎在下方留言,或許你所提供的資訊,也能幫助到其他人,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。

    有關其他棒球術語、規則、名詞及用語,可利用首頁右上角放大鏡的搜尋功能,相信會找到你所需要的問題答案。

    》封面精選圖片:Unsplash

    》參考資料:台灣棒球維基館維基百科聯盟規章中華職棒大聯盟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運動視界棒球規則

    》GIF 影片來源:CPBL 中華職棒Gfycat

    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,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。

    掌握即時的棒球資訊 👉 【連結】

    訂閱Degio免費電子報

      我們尊重你的隱私,你可以隨時退訂

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