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2 年 7 月 23 日
前言
「你認為職棒球員的一生中,最難拿得獎項是甚麼?」相信年度新人王肯定是其中之一,不論南征北討了多少年、多少場的比賽,在這個職棒聯盟裡,就僅僅只會有一次的機會,去爭奪這個獎項(雖然還是有出現過但書…)。
剛進入職棒圈就想要有好成績,並非易事,像是比賽節奏、強度、環境等等,各項都必須快速進入狀況並習慣,才有機會在新人年就嶄露頭角,當然…能夠上場在是首要條件XD。
新人王小教室
新人王資格
中華職棒大聯盟(CPBL)自1990年成立以來,直到1993年才開始頒發年度新人王的獎項,並無在職棒元年就設立這個獎項。
中職歷史上曾出現過一次新人王(1995年)從缺的情形,因為該年度並無表現較突出的新人,導致雖然有最佳新人的人選,但卻僅獲得少數評審的青睞,而進一步修改了相關規定。
新人王也算是少數獎項中,需要把投手與打者放在一起比較的獎項,不知評審們心中那把尺是長甚麼模樣呢?
球員入圍新人王門檻
- 僅限於本國籍球員參與遴選。
- 旅外球員若未曾於美國職棒大聯盟、日本職棒、韓國職棒一軍之比賽登錄球員身份者。
- 第一年出賽之成績,投球局數未達40局者,第二年仍有被遴選的資格,但僅以二年為限。
- 第一年出賽之成績,打席數未達124打席者,第二年仍有被遴選的資格,但僅以二年為限。
- 參考台灣棒球維基館
延伸閱讀:【爪榮耀|DDL】中職各時期的頂尖對決?中信兄弟之年度MVP
連續兩年角逐新人王?
「你看過連續兩年角逐年度新人王的嗎?」別的國家不一定看的到,但在中職就曾發生過,我們是不是又再一次走在世界的尖端?
曾在2015-2016年,Lamigo桃猿的王柏融,連續兩年都「符合」年度新人王的入圍資格,這樣的狀況,想必讓許多人滿頭問號吧?
當時在2015年中職新人王的入圍門檻,就打者的部分,只要滿93個打席數就符合入圍資格。
王柏融在這年就已經來到122個打席,符合2015年當時新人王所規定的打席數,雖然打擊成績相當亮眼,但最終未能如願獲獎。
比八點檔還戲劇性的腳本,剛好在2015年年底修訂年度最佳新人入圍的門檻,從原先93個打席數,調整至124個打席。
「天底下有這麼巧的事情嗎?」規章修訂後的打席數,就剛好比王柏融2015年所完成的122個打席,再多出2個打席數。
也讓王柏融能夠連續兩個球季都「符合」中職年度新人王的資格,這修訂的內容及時間點,不得不說相當的有聯想的空間,讓王柏融起死回生,在2016年再次問鼎新人王獎項,也讓人戲稱為「王柏融」條款。
「假設」2015年的王柏融順利拿下新人王獎項,這規章還修不修呢???相信你心中應該有所答案…。
新人王難易度?
比起其他年度獎項,年度新人王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,那難易度是否更高呢?(雖然也曾出現過例外…XD)
第一年在中職一軍就要繳打出成績有這麼簡單嗎?若前一年在中職一軍就有出賽紀錄,但未達新人王的入圍門檻,那到了第二年時,在競爭新人王的獎項,是否就握有更大的優勢呢?
這些有種「假新人」的味道,包含前一年有一軍出賽紀錄,又或是旅外回台打球的球員,資格上雖然都符合,但實際上已在其他職棒舞台有過出賽及磨練過。
想必在球場上的表現,能夠比初顧茅廬的職棒新星,要來的更快進入狀況,也反映在實戰比賽上的成績。
日本球星鈴木一朗,大概就算是個其中一個案例,已在日職打滾多年的一朗,極具個人特色的打擊技巧及守備能力。
在2001年以新人之姿到美國職棒大聯盟(MLB),雖然日職及美職的職棒環境及強度有所差異,但絲毫未受影響,第一年就繳出相當鬼神的成績。
一舉拿下年度新人王及年度最有價值球員(MVP)等多個獎項,但這還算是新人嗎?(規定上來看是沒錯…啦XD)
兄弟隊史新人王
兄弟隊史累積7座新人王
中華職棒大聯盟(CPBL)的新人王,從1993年才開始設立這個獎項,兄弟隊史總共出現7位的超級新星,分別為馮勝賢(2000)、陳致遠(2001)、陳冠任(2006)、官大元(2011)、許基宏(2015)、詹子賢(2017)。
除了這些獲獎的新人王之外,是否有哪些曾是新人王的遺珠呢?
「老邦」馮勝賢
兄弟隊史第一位新人王
兄弟象時期的馮勝賢,曾在2000年拿下中職年度新人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一座的新人王。
1999年加盟兄弟象的馮勝賢,進入球隊時,已來到球季的中後半段,所以在出賽場次並不多,打席數不足的情況下,並沒有到達新人王的入圍門檻。
雖然出賽場數不多,但也讓他在第一年就有能夠上場感受職棒比賽的強度及適應環境,在第二年能夠更快進入比賽的節奏。
隔(2000)年老邦開始以黃衫軍的先發游擊手出賽,鎮守在兄弟象的中間防線,場場比賽都上場,全年無休。
雖並非打擊見長的球員,但在整體攻擊指數(OPS)的數字上,也能夠在球隊中排在前幾位。

職棒新人就有這樣的表現,無疑對球隊是一大助力,而場上的好成績,也讓他順利在這年奪下年度新人王。
不過這(2000)年守游擊的失誤率似乎過高,到了隔年就與當時的陳瑞振互換守備位置,改守二壘。
從2002年開始,守備狀況就大幅改善,穩固黃衫軍的中間防線外,也因此拿下了不少座的二壘金手套。
或許經歷過兄弟象時期的球迷,大概才會知道這位選手吧?不過比起過往打球的印象,馮勝賢在後來擔任中職秘書長,更讓人印象深刻吧!!
尤其是當年的本壘攻防戰的爭議事件,鬧得沸沸揚揚。
在2020年中職出現過幾次的本壘攻防戰,類似的case中,卻出現不同的解讀方式,讓人不得不認為有雙標的情形。
而馮勝賢更是在記者會上脫口說出「不要輸了就怪聯盟」,似乎不是出面解決問題,感覺帶入太多個人情緒,演變成這種局面。
只能說換了位置,也必須換了腦袋,如果還是以過往球員或教練的思維角度來處理事情,恐怕沒辦法勝任現在這個職務,更會鬧出更多的笑話。
延伸閱讀:【爪觀點|DDL】零失誤等於守備好?中信兄弟之守備選擇

「黃金戰士」陳致遠
兄弟隊史第二位新人王
兄弟象時期的陳致遠,曾在2001年拿下中職年度新人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二座的新人王。
2001年加盟兄弟象的陳致遠,與恰恰彭政閔同年度加入黃衫軍,兩位球員在新人年都打出不錯的成績,雖在同一隊,卻也在年度獎項上互相競爭。
陳致遠在整體數據上,相對比恰恰要來的突出,也因此獲得更多評審們的青睞,把新人王的獎項收入口袋。
陳致遠不僅在第一年就拿下新人王的獎項,在接下來的兩年,表現依舊相當出色。

尤其在台灣大賽中,表現驚為天人,用手中火燙的棒子,連續兩年拿下台灣大賽MVP(2002-2003),是黃衫軍三連霸的重要功臣之一。
當時與恰恰彭政閔及蔡豐安,組成兄弟象的「黃金三劍客」,在球隊陣中擔任345棒的核心打者,包辦了計分板上,大部分的打點。
陳致遠的個人特色相當鮮明,曾聽一些棒球講古的節目,他是被譽為實力、人氣兼具的球員,不輸給當時的恰恰彭政閔。
可惜好景不常,2009年爆發的黑象事件,他也牽涉在其中,結果就是必須離開這個職棒舞台,雖然後來有一段時間還蠻常看到他上娛樂新聞的版面…。

「小飛機」陳冠任
兄弟隊史第三位新人王
兄弟象時期的陳冠任,曾在2006年拿下中職年度新人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三座的新人王。
2006年加盟兄弟象的陳冠任,第一年就展現出相當優異的打擊實力,剛好補上第四棒的位置。
因前(2005)年恰恰「變電箱」事件,導致有傷在身,比賽打打停停的情況下,無法正常出賽。

小飛機的加入中職的第一年,就用手中火燙的棒子,為自己打下了一座打擊王,也在這一年打出生涯唯一一次,在全壘打數突破雙位數的球季。
陳冠任在第一年就有這樣攻擊火力的輸出,讓他在年度新人王的票選上,獲得不少評審的青睞。
小飛機當時的加入,不僅扛著中心棒次,也讓當時幾乎「純」右打的兄弟象隊,多了一位左打者,讓整體打線稍微平衡一些。

「轉運手」官大元
兄弟隊史第四位新人王
兄弟象時期的官大元,曾在2011年拿下中職年度新人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四座的新人王。
這位算是相當「年長」的職棒新人,以27歲的年紀加盟當時的兄弟象隊,而第一年就被委以重任,在牛棚擔任重要的佈局投手。
雖在第一年就繳出不錯的投球內容,但或許是球隊賦予官大元的投球任務及角色定位,導致在上場時,鮮少有中繼點的狀況。

反倒卻靠著自身的投球表現,以中繼投手的身分拿下10勝,這樣雙位數的勝投,讓許多的先發投手都望塵莫及。
當(2011)年與剛從美國職棒小聯盟,回台的同隊戰友鄭錡鴻,一同競爭新人王的獎項,但官大元在整體數據上,又要來的相對突出,而獲選該年度的新人王。
在這個年紀才加盟中職的新人,不是旅外回台歸國、就是棒球路上曾有過許多故事,而過去的經驗及努力都將成為養分,幫助他們在職棒路上能夠發光發熱!!
延伸閱讀:【爪榮耀|DDL】凍結比分的牛棚大將|中信兄弟之中繼王

「50基」許基宏
兄弟隊史第五位新人王
中信兄弟的許基宏,曾在2015年拿下中職年度新人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五座的新人王。
2014年加盟中信兄弟的許基宏,陸續就有獲得一軍上場出賽的機會,但這年的打席數,並未符合當時新人王入圍的資格。
隔(2015)年開始穩定在一軍先發出賽的許基宏,曾訂下單季50轟的目標,展現出新人相當有企圖心的想法及衝勁。

雖然沒有如願完成50轟的目標,但也在該年打出令人驚艷的成績,同年與Lamigo桃猿的「大王」王柏融,一同競爭新人王的獎項。
論短期成績、似乎大王數據要來的更好,但論貢獻度,許基宏似乎要來的更占上風,或許這也是他拿下新人王的關鍵因素。

「詹欸」詹子賢
兄弟隊史第六位新人王
中信兄弟的詹子賢,曾在2017年拿下中職年度新人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六座的新人王。
2016年季中選秀加盟中信兄弟的詹子賢,進入黃衫軍的大家庭後,就陸續在一軍有亮相的機會。
到了隔(2017)年站穩先發外野手的角色,獲得穩定出賽的機會之外,更在單季繳出17轟的表現。

這樣的火力展現,幾乎在當年度新人裡的成績獨走,順理成章的獲選年度最佳新人。
比起當年拿下新人王,讓人更有印象的,是他招牌的搖屁屁打擊姿勢,或許這個打擊動作,才是讓他打得好的秘密也說不定…XD

總結
- 「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」在職棒起步有好表現,並不代表接下來一切順遂,偶爾也是有出現曇花一現的球員。
- 有好的開始,也必須持續精進,才能在職棒環境中,保持競爭力且走得長遠,「只怕少年得志,而迷失了自我」。
- 有哪位新人王是你最印象深刻的呢?歡迎留言告訴我~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👍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📰
完成「免費」電子訂閱後,記得到信箱裡「確認」,才會第一時間收到有關中職的重要資訊😎
精選圖片來源:兄弟Fans Club
10 留言
今年的中華職棒年度最佳新人獎,看來會有很激烈的龍爭虎鬥。
謝謝版大的詳細介紹!
謝謝~
原來一郎居然在大聯盟拿過新人王……
這,也太令人…..不知道該怎麼說XDDDDD
經驗老道的新人XD
還在慢慢入坑棒球的世界 謝謝版主分享這篇文章~
小心深陷泥沼XD
我覺得最讓我驚豔的新人王是官大元
大學時期的學長 以前一起通宵打麻將
後來居然上了職棒還拿了新人王 超強
這算是另類爆料嗎…XD
版主根本是專業球評來著,應該開個YT頻道來講解,應該會更生動!
過獎了😅我跟大家一樣都是小小球迷、喜歡棒球⚾歡迎分享看球的心得及想法~
YT…有機會會試試的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