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爪榮耀】敲響地獄喪鐘的終結者!中信兄弟之救援王

by Degio

最後更新日期: 2022 年 7 月 23 日

前言

棒球場上,投手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,而隨著時代的演變,投手的分工越來越精細,不再是以往先發投手「一夫當關,萬夫莫敵」的狀況,每次上場比賽都是準備完投的心態上場投球。

而投手分工後的其中一個角色「終結者」,絕大多數都是在球隊牛棚裡,壓制力最好的投手,如何在這短短的1-2局,發揮出百分百的實力,有效去壓制對方的打者,也都考驗著這些終結者的能力及心理素質。

過往球隊守護神的投球特質,大多都會有一顆剛猛的速球,搭配1-2種的變化球,來擾亂打者,提高揮空的機率,而追求高三振率的投球策略,不僅能夠有效的凍結對方的攻勢,也將所有無法掌控的外在影響因素降到最低,來守住球隊的勝利。

延伸閱讀:【爪榮耀|DDL】中職各時期的頂尖對決?中信兄弟之年度MVP

救援小教室

救援點如何計算?

1990年中華職棒大聯盟(CPBL)成立初期,就已經有設置救援王個人的獎項,回顧當時棒球的時空背景,投手並沒有進行很明確的分工(先發、中繼、救援),所以翻開以往的歷史紀錄,就會看到許多陣中的王牌投手,不僅要以先發的角色出賽,負擔大量的投球局數,偶爾還需要兼任後援投手,上場救援。

而在中職初期,救援王評選的依據,是以「救援點」作為數據上的參考指標,這項規則直到2006年才開始以「救援成功」次數計算為主。

所以早期就會出現單季救援成功次數最多的投手,卻沒有辦法拿下當年的救援王,就是因為早期的「救援勝」也被視為一個救援點的緣故。

救援點

救援點的計算,將救援成功+救援勝次數的總和,而這種計算方式某種程度上,也可以視為救援投手對球隊的貢獻,畢竟比賽進行到後半段時,不論球隊是落後或平手的狀況,投手上場能夠有效壓制對手的打線,對球隊都是幫助,而越接近比賽尾端,每一分都顯得更加重要。

救援成功

現今球隊陣中守護神的使用時機,大多都會在符合救援成功的時機上場投球,不僅是為了在低比分的分差下,有效的收下比賽勝利,另一方面也必須控制終結者的使用頻率,避免過度使用終結者,因疲勞影響投球品質,也會提升受傷機率,得不償失。

終結者扮演的角色

把關球隊的最後一道防線是他們的使命,球隊的生與死都掌控在他們的手中,如何頂住壓力去面對打者,是他們當下最重要的任務。

而終結者不只在最後一局登板救援,有時還必須在8局提前打卡上班,上場收拾前一位投手留下來的爛攤子,這時更考驗著終結者的抗壓能力及體力調節,然而在這種危機時刻上場投球,需要更專注地去面對球場上的狀況,以及眼前的打者,控制住即將失控的場面。

挑戰年度個人獎項

中職有關個人獎項的部分,選手本身在球場上有好表現之外,球隊的整體戰力也會有所影響,無論是團隊配合或是球員角色定位,都會造成影響,然而能夠獲得個人獎項的選手,更要把握住每次上場的機會,為球隊做出貢獻。

在投手個人獎項的部分,像是勝投王、中繼王、救援王..等等,當球隊的團隊戰力略顯不足,整體勝場數偏低時,就會間接的影響到這些個人獎項的競爭,畢竟這些個人獎項,都是以單一數據做為獲獎的依據。

若能在團隊戰力不理想的情形下,依舊突破重圍,打敗其他球隊的競爭者,某種程度也展現出球員本身的價值。

救援王連霸紀錄

救援王二連霸

中職已經超過30個年頭,目前總共出現過五位選手,在救援王的個人獎項二連霸

  1. 統一獅_湯尼(1990-1991)
  2. 時報鷹_郭建成(1994-1995)
  3. 味全龍_賈西(1997-1998)
  4. 中信兄弟_陳鴻文(2015-2016)
  5. Lamigo桃猿_陳禹勳(2017-2018)

救援王三連霸

中職史上目前僅出現一位救援王三連霸的球員,而在各隊都有專職終結者的情形下,還能夠連續三年奪下這個獎項,實屬不易。

  • 統一7-ELEVEn獅_陳韻文(2018-2021)

救援王特殊紀錄

中職歷史上出現了哪些比較特別的救援紀錄呢?

  • 單季最多救援點:42次_兄弟象庫倫(2010)
  • 單季最少救援點:18次_兄弟象泰德(2007)
  • 單季最多救援成功:37次_Lamigo桃猿陳禹勳(2017)
  • 單季最少救援成功:13次_統一獅羅薩(2000)、兄弟象泰德(2007)
  • 單一球隊獲獎最多次:11次_統一7-ELELVEn獅
  • 歷史最多救援成功:129次_林岳平
  • 生涯最多次獲獎:3次_陳韻文、凱撒
  • 土投洋投比率:15-16(2012年從缺)

救援成功次數

兄弟隊史累積救援成功次數

兄弟隊史較具有壓制力的終結者,翻開過往的紀錄來看,擔任這個角色的球員,平均壽命都2-3年,所以在紀錄上的救援成功累積次數相對比較少。

現階段以李振昌70次的救援成功為最多,也是排行榜中還在中信兄弟的球員,接下來小李飛刀只要能夠健康出賽,在未來的1-2年內,很有機會達成百次救援成功的紀錄。

兄弟隊史救援成功排行榜
資料參考: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台灣棒球維基館

訂閱Degio免費電子報

    我們尊重你的隱私,你可以隨時退訂

    兄弟救援王

    兄弟隊史出現5位救援王

    兄弟隊史總共拿下6座救援王的獎座,分別由五位選手獲得該獎項的殊榮。

    1. 兄弟象-洋投勞勃(1996)
    2. 兄弟象-洋投泰德(2007)
    3. 兄弟象-洋投庫倫_2010)
    4. 兄弟象-洋投湯瑪仕(2013)
    5. 中信兄弟-陳鴻文(2015-2016)

    身為職棒元年就存在的球隊來說,兄弟隊史救援王獲獎次數(6次)與另一個元老球隊統一(11次)相比,倒是遜色不少。

    火爆洋投勞勃

    兄弟隊史第一位救援王

    兄弟象時期的洋投勞勃,於1996年拿下救援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一座救援王,當時勞勃以火球著稱,球速最快可以到156km,雖然在球季季初時,投球表現不太穩定,但經過幾場比賽調整後,馬上就展現出應有的投球表現。

    當年勞勃的「救援成功」次數不如味全龍的賈西,但當時中職的救援王,是以救援點作為救援王參考的依據,所以最終以較高的「救援點」拿下當年度的救援王。

    而勞勃當年不只拿下救援王的獎項,更是以救援投手的身分,奪下防禦率王的獎座,剛好是因早期救援投手使用的狀況,上場動輒2-3局的投球局數,所以在球季結束時,才會符合防禦率王獲獎的最低門檻投球局數。

    如今職棒比賽中,很難再看到這類的情形,在擔任球隊終結者的角色,主要還是以最後一局上場關門為主。

    中華職棒7年(1996)救援王
    資料參考: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台灣棒球維基館
    play btn
    ▲火爆洋投勞勃

    洋投泰德

    兄弟隊史第二位救援王

    泰德在2007年拿下年度救援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二座救援王。

    當年賽季結束後,兄弟象泰德與興農牛郭勇志以13次的救援成功,並列在救援排行榜上的第一位,而泰德因防禦率較佳的關係,拿下當年度的救援王,也終止郭勇志連蟬聯救援王的獎項。

    泰德在球迷裡的討論度,就不如其他救援王或救援投手,或許是沒有繳出相當鬼神的成績,而在救援成功次數也是中職史上唯二少的13次。

    中華職棒18年(2007)救援王
    資料參考: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台灣棒球維基館

    洋投庫倫

    兄弟隊史第三位救援王

    庫倫在2010年拿下年度救援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三座救援王。

    兄弟象33號_洋投庫倫
    圖片來源:兄弟象迷專屬粉絲團

    庫倫自2009年季中加入兄弟象隊,在短短的半個球季,展現出驚人的壓制力,在29場的比賽中,就拿下20次的救援成功,繳出防禦率(ERA)_0.56、每局被上壘率(WHIP)_0.80的好表現,可惜只有半季的出賽紀錄,不然很有機會衝擊救援王的個人獎項(2009年救援王_統一7-ELEVEn獅林岳平-26次救援成功)。

    隔(2010)年庫倫在中職有了完整的賽季,總共拿下34次的救援成功,力壓當年度在後援投手表現也相當亮眼,興農牛的終結者高津臣吾,拿下當年度救援王,並在當時打破中職的救援成功紀錄。

    但提到庫倫這位洋投,相信很多人對他的印象,大多停留在他(2012年)在投手丘上把自己換下場的那一幕吧…,看球的當下非常傻眼,而球團也針對該行為強力譴責,隔天庫倫也就馬上被開除了。

    或許事後庫倫有透過網路澄清是因為手臂緊繃的關係,但事實的真相為何?大概只有球團跟他自己最清楚了吧!!

    不論今天是個人身體出現狀況,不滿裁判好球帶,又或是對教練團的調度有意見,也都不應該出現這樣子的舉動,只會讓人感覺你並不尊重參與這場球賽的所有人,包含隊友、對手、球迷…等等,進一步也看出EQ管理的重要性。

    中華職棒21年(2010)救援王
    資料參考: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台灣棒球維基館
    sddefaultplay btn
    ▲兄弟象終結者庫倫

    湯瑪仕小火車

    兄弟隊史第四位救援王

    湯瑪仕在2013年拿下當年度的救援王,也是隊史第四座救援王。

    兄弟象36號_小火車湯瑪仕
    圖片來源:兄弟Fans Club

    兄弟象前一位終結者庫倫,在2012年強制把自己「登出」後,球隊接著找到下一位終結者的人選,洋投湯瑪士,在中職投手丘上的第一年,就展現出與庫倫不分軒輊的主宰力。

    整個球季41場比賽中,拿下23次的救援成功,繳出防禦率(ERA)0.75、每局被上壘率(WHIP)0.81的好表現,K/9值更是來到12.38,但當時因為救援王的爭議事件,導致出現中職史上第一次年度的救援王從缺。

    隔(2013)年投球表現雖然沒有前一年的那樣主宰力,但整體表現也是相當不錯,整季總共拿下26次的救援成功,順利拿下當年度的救援王。

    當年度還有兩位的牛棚大將,真田裕貴跟官大元,兩位都至少拿下20次的中繼成功,投球內容也想當優異,勘稱當時兄弟象的鐵牛棚。

    在來到比賽中後段,他們上場為球隊守下了不少的勝利,可惜當年球隊戰績並不理想,整個球季結束後的戰績,也是在墊底的位置。

    中華職棒24年(2013)救援王
    資料參考: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台灣棒球維基館
    play btn
    ▲湯瑪仕小火車

    消失的救援王

    2012年09月30日_中職例行賽兄弟象 VS 統一7-ELEVEn獅,比賽進行到9局上半,兄弟象為了讓投手湯瑪仕在上場投球前,有救援成功的機會,而選擇先讓其他投手故意保送對手堆壘包,創造出救援成功的條件。

    面對兄弟象故意保送的策略,統一的打者則順勢去追打離譜的壞球,讓兄弟象的計畫無法得逞。

    最終湯瑪仕在這場比賽拿下當年度第23次的救援成功,與統一7-ELEVEn獅的林岳平以23次救援成功,在救援排行榜上並列救援王,而湯瑪仕則以較優異的防禦率,奪得當年度的救援王。

    但這離譜的比賽過程,也使得中職聯盟最終判定,取消該年度的救援王獎項,球隊出現這樣的舉動,雖然是為了幫助選手有競爭個人獎項的機會,但卻把「運動家精神」放在地上踩。

    此次事件只能說「一個巴掌拍不響」,雖說始作俑者是兄弟象刻意保送的舉動,但統一7-EVELEn獅這種故意揮空的方式,是不是更令人髮指?

    DDL個人認為會讓球員有這樣舉動的出現,某種程度上也說明著,這些獎項評選的標準,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,不然每每來到球季尾聲時,選手在競爭個人獎項的關鍵時刻,卻時常被「刻意」保送,失去獎項爭奪的機會,而這次救援王爭議事件的發生,也只是制度下衍生出來的問題。

    但其他年度個人獎項競爭的部分,像是全壘打王、打點王、安打王…等等,也有出現類似的情形,假如不從源頭去解決問題,這個狀況在未來一定會再次出現,不僅讓比賽的精采度下降,更會讓球迷們厭惡這種舉動。

    play btn
    ▲2012年救援王爭議

    小飛刀陳鴻文

    兄弟隊史第五位救援王

    中信兄弟17號_小飛刀陳鴻文
    圖片來源:兄弟Fans Club

    隊史的第五及第六座的救援王,由陳鴻文在2015-2016年賽季中,連續兩年拿下救援王的獎項,不僅是隊史第一位本土投手獲得救援王的殊榮,也是第一位隊史二連霸救援王的選手。

    雖然這兩年小飛刀在中職救援投手成績並不是最頂尖的,但也靠著把握住每次上場機會,盡可能的收下救援成功,守住球隊的勝利。

    2015年救援王

    陳鴻文在2013年加盟兄弟象時,投手角色定位沒有很明確,前兩年都是先發、後援兩頭跑,直到2015年才專職在球隊終結者的角色。

    小飛刀在角色轉換後,也在該年度拿下年度以24次救援成功,順利拿下當年度的救援王。

    中華職棒26年(2015)救援王
    資料參考: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台灣棒球維基館
    play btn
    ▲陳鴻文單局4K

    2016年救援王

    2016年進入中職投手們的黑暗期,迎接彈力球最猖狂的一年,相信當時各隊的守護神,踏上投手丘都背負著比以往更巨大的壓力,因為小白球被咬中的當下,就只能站在原地看小白球過大牆。

    陳鴻文當年也是唯二在救援成功次數有超過10次的選手,而另一位後援投手則是Lamigo桃猿的陳禹勳,以當時鄉長在後援投手出賽的成績來看,或許讓他專職在終結者的角色,說不定救援王的獎項,最終鹿死誰手還很難說。

    中華職棒27年(2016)救援王
    資料參考: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台灣棒球維基館
    play btn
    ▲陳鴻文救援成功

    小李飛刀李振昌

    與救援王擦肩而過

    中信兄弟34號_小李飛刀李振昌
    圖片來源:兄弟Fans Club

    李振昌在2018年加盟中信兄弟後,角色定位在終結者的位置,成為中信兄弟新一代的守護神。

    小李飛刀的投球節奏相當明快,極具個人特色,與現今中華職棒各隊投手的投球模式相比,有著極大的反差。

    在開始擔任中信兄弟的終結者,每年都能夠繳出穩定的成績,為鎮守球隊的最後一道防線,雖然偶爾會有不穩的狀況,但也僅出現在少數的幾場比賽。

    2020年是李振昌最靠近救援王的一個賽季,但最終與救援王的獎項擦肩而過,當年總共拿下23次的救援成功,與統一7-ELEVEn獅的陳韻文相同,並列在救援排行榜上第一位,卻因防禦率較差的原由,錯失摘下救援王的機會。

    結語

    • 現在棒球體制中,牛棚投手的重要性,對比賽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,以美國職棒大聯盟(MLB)來看,強力牛棚已經是各隊的標配,而整個牛棚投手的配置,甚至能夠吃掉近乎整場比賽一半的投球局數,不僅讓先發投手能夠有更好的壓制力,也能夠有效發揮牛棚投手的價值,讓投手都能夠在最佳狀態時上場投球。
    • 在年度個人獎項的部分,對於後援投手卻不是那麼友善,大部分獎項都由先發投手包辦,畢竟這些獎項都跟投球局數息息相關,而先發投手又在投手群重要性相對較高,進一步大大的也影響著獲獎機率,包括三振王、防禦率王、最佳十人等等。
    • 以現在棒球的趨勢,是可以考慮把牛棚投手納入最佳十人裡,或者針對牛棚投手設立一個獎項,來肯定當年度表現最優異的後援投手。
    • 期許未來中職各隊都能夠培養出本土強力的終結者,讓中華隊在國際賽事中,保有更多的「可用」的牛棚投手。

    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👍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📰

    完成「免費」電子訂閱後,記得到信箱裡「確認」,才會第一時間收到有關中職的重要資訊😎

    精選圖片來源:兄弟Fans Club

    訂閱Degio免費電子報

      我們尊重你的隱私,你可以隨時退訂

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4 留言

      JOSH 2022-02-15 - 4:16 下午

      寫得特別詳細,救援王,出場每次都是最緊張最興奮的時刻,版主把救援的數據資料,都整理出來 真的是非常用心,兄弟挺兄弟。感謝版主分享。

      回覆
      DDL 2022-02-15 - 8:21 下午

      兄弟挺起來~

      回覆
      Gary 2022-02-24 - 4:29 下午

      真心覺得救援王很厲害,因為他們背負著球隊的生死,在棒球的比賽裡即使是最後1局都有可能被逆轉局勢輸了比賽,因此救援王就顯得非常重要!

      回覆
      DDL 2022-02-24 - 7:00 下午

      終結者真的很重要~

      回覆

     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