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2 年 7 月 23 日
前言
對於「提油桶上場救火」有概念嗎?這句話在棒球場上,時常用來比喻危機時刻上場救援的牛棚投手,不僅無法有效壓制打者,還把壘上的跑者,一個接著一個送回本壘得分。
不過隨著佈局投手開始受到重視後,這類發生的狀況已大幅下降,每支球隊開始透過農場培養或交易,來提升球隊的後援投手深度,鞏固球隊牛棚戰力。
或許身為投手的球員,心中都想要成為「王牌先發」,但依現今棒球發展型態,並非人人都適合擔任先發角色,在借助運動科技的輔助後,進一步找到自己最佳定位,用不同的方式站上投手丘,仍可發揮主宰比賽的能力。
延伸閱讀:【爪榮耀|DDL】敲響地獄喪鐘的終結者|中信兄弟之救援王
中繼小教室
中繼王的緣由
中華職棒大聯盟(CPBL)在1990年剛成立時,初期沒有針對中繼成功做認定及紀錄,因為當時並無佈局投手的概念。
直到2005年中職才開始將中繼成功納入計算,並在該年度頒發中繼王的獎項,給單一球季完成最多中繼成功的投手,藉此肯定在擔任佈局投手的球員們,場上的優異表現。
中繼投手的價值
隨著棒球型態的變化,已不再是先發投手上場,就準備完投九局的時代,若回顧中職初期投手的使用說明書,大概上場的基本盤就是百球起跳,真不知是在燃燒小宇宙、還是燃燒手臂…?
而中繼投手本身的價值在於,不僅能夠在關鍵時刻上場替先發投手解決危機,另一方面也是分擔先發投手與終結者的投球局數及壓力,所以各球隊整體的牛棚實力也逐漸提升,在牛棚裡伺機而動。
有在關注棒球的你,想必看過「不死鳥」郭泓志,曾經2010年在美國職棒大聯盟(MLB)鬼神般的投球表現吧?
趕緊坐時光機回到令當時球迷瘋狂的時刻,看完後更能從中體會到,陣中有位強力的牛棚投手,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。
中繼投手還有分門別類?
牛棚裡的投手群們,通常會把能力最好的投手,定位在終結者的角色,其餘都是擔任佈局投手,而這些中繼投手群的使用方式,教練們又會依當前的比賽狀況,區分勝利組、敗戰處理、一人投手…等等,在不同的時機,派出不同的投手上場。
勝利組投手
勝利組的投手,屬於牛棚裡壓制力較好的投手,而大多會是在平手局面、或是球隊雙方比數拉鋸時登板投球,來增加球隊獲勝的機率。
球隊對於勝利組的中繼投手群,往往都會出現「操」過頭的情形,尤其在比分接近時,教練團太過依賴那2-3位投手,而造成過度頻繁出賽,間接衍生出投手過勞的情形,隨之而來就是傷勢的出現。
曾經也看過不少受傷勢影響,而無法再回到巔峰時刻的球員,所以教練團在投手使用上,也有慢慢再調整投手出賽頻率、投球局數等等(洋將除外…)。
而勝利組的投手們,上場投球也時常需背負著一定的壓力去面對打者,尤其是在一分差或是先發投手留下的殘壘,打者一棒就有機會逆轉的情形下,被派上場與打者對決,這時更考驗著投手的心理素質(抗壓性)。
敗戰處理&吃局數投手
顧名思義,就是上場「消化」局數的投手,時常出現在雙方大比分差距的情勢,這些投手本身在壓制打者的能力上,與勝利組的投手相比,相對比較弱一些。
但藉由這樣的投手調度模式,可以降低原先勝利組牛棚投手過勞的情形,只是往往球場上出現這種情形時,想必球賽的精采程度就會被大打折扣。
一人投手
所謂的「一人投手」,意味著投手只需要上場面對一名打者,就結束他今天的工作,比較屬於策略性的調度。
過往比較常見的狀況,大多是在先發投手投到比賽中後段遇到危機時,教練團出現的投手調度,而最普遍看到的對戰組合,左投對左打,輪到下一棒是左打時,就會是「一人左投」上場的好時機。
「鐵」牛棚
你聽過鐵牛棚嗎?這就如同前面所提到勝利組投手的概念是一致的,亦稱為勝利方程式。
中職過往也曾少數出現幾次這樣的組合,通常會看到2位的強力中繼+1位的終結者,來負責中後段的比賽,透過短局數間發揮強力的投球壓制力,來鎖定比賽的勝負。
最近也有耳聞美國職棒大聯盟(MLB)在關鍵比賽中,從6局就開始安排牛棚投手輪番上陣,也是避免先發投手去面對到第三輪的打者,一方面隨著球數使用上的增加、體力逐漸消耗,投球質量多少會受影響,另一方面則避免打者熟悉先發投手的投球節奏及狀況。
而現今棒球對於牛棚投手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,不僅投手使用有所變化,更直接反應在實質上的薪資,從中看出強力牛棚投手的價值及重要性。
兄弟隊史出現過的鐵牛棚
說到兄弟隊史出現強力的牛棚投手群,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個組合呢?想必大部分的爪爪最熟悉的莫過於目前的泡麵三人組!?畢竟這是近幾年出現的最新救援投手組合,在擔任牛棚投手時,有不錯的壓制能力。

但黃衫軍隊史過往還曾出現過兩次的鐵牛棚,分別在2009年及2013年,都是由2位外籍投手搭配1位的本土投手,這種後援投手的組合,不僅在當時各球隊中相當少見,到現今中職越來越多優秀的土投,來擔任球隊的終結者,想必更難再看見「雙洋將」配置在後援投手的組合。
2009年的黃金防坡堤
號稱兄弟象當時勝利方程式的「黃金防波堤」,由兩位強力左投洋將麥特加上庫倫,再搭配土投買嘉瑞所組成的,當時還曾喊出「黃金防波堤,決不潰堤」的口號,來凸顯牛棚守城的堅強實力,而過去這樣的投手組合,翻開歷史數據來看,繳出不錯的投球成績。

2013年兄弟象鐵牛棚
2013年兄弟象的強力牛棚組合,與2009年相同,一樣將兩位外籍選手的位置,分配給後援投手,分別為真田裕貴及湯瑪士,再搭配轉運手官大元,整體的壓制能力又更上一階,有如強化版的黃金防波堤。

中職歷史中繼紀錄
中繼王二連霸
中職史上目前只出現過兩次在中繼王連霸的球員,分別為統一7-ELEVEn獅的高建三及中信兄弟的小黑吳俊偉。
吳俊偉接下來在中職33年(2022)的賽季,有機會挑戰史無前例中繼王三連霸的殊榮。
- 統一7-ELEVEn獅_高建三(2011-2012)
- 中信兄弟_吳俊偉(2020-2021)
中繼特殊紀錄
- 單季最多中繼成功(中繼王):32次_兄弟象_真田裕貴(2013)
- 單季最少中繼成功(中繼王):11次_統一獅_曾翊誠(2005)
- 中職歷史累積最多中繼成功:118次_高建三
- 單一球員獲獎最多次:2次_高建三、吳俊偉
- 單一球隊獲獎最多次:6次_兄弟
- 土投洋投比率:13-4
兄弟中繼王
兄弟隊史累積6座中繼王
中華職棒大聯盟(CPBL)的中繼王獎項,從2005年才開始頒發,至今也有10幾個年頭,而兄弟隊史一共出現6座中繼王,由5位不同的選手拿下,分別為王勁力(2007)、麥特(2009)、真田裕貴(2013)、官大元(2015)、吳俊偉(2020-2021)。

阿力王勁力
兄弟隊史第一位中繼王
兄弟象時期的王勁力,曾在2007年拿下中職年度中繼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一座的中繼王。
當年王勁力被定位在後援投手的角色,整季比賽都是在牛棚待命救援,不只擔任中繼投手,有時還須分擔終結者的工作。
但現在提到王勁力,你還知道他當初在球場上的好表現嗎?在這座中繼王之前,還曾經連續兩季拿下10勝以上,或許王勁力的個人能力並沒有到相當頂尖,但也憑藉著自己的努力,竭盡所能地投出自己的身價。
可惜最後卻因為黑象事件,斷送了自己的職棒生涯,只能說「歹路毋通行」,壞事做多了還是會被發現的。

洋投麥特
兄弟隊史第二位中繼王
兄弟象時期的洋投麥特,曾在2009年拿下中職年度中繼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二座的中繼王。
自中職2005年開始把中繼成功列入計算後,麥特是第一位在單一球季,中繼成功超過20次的中繼王,也是中職史上相當少見的佈局「洋」投。
當年與同為兄弟後援投手的庫倫及買嘉瑞,組成黃金防波堤之外,也有網友把這個組合稱為「麥瑞庫」連線,被戲稱賣內褲…,但仍不影響他們的好表現。

日籍投手真田裕貴
兄弟隊史第三位中繼王
兄弟象時期的日籍投手真田裕貴,曾在2013年拿下中職年度中繼王的獎項,不僅是隊史第三座的中繼王,也是目前中職史上單季最多中繼成功的中繼王。
加上2009年麥特,這兩位曾在兄弟象摘下中繼王的獎項,不僅是兄弟隊史、也是中職史上唯二的兩位「外籍」中繼王。
當年度的後援投手陣容,如同複製2009年兄弟象的強力牛棚,真田裕貴與官大元及湯瑪士,組成「貴元湯」連線,而這個牛棚組合,更像是2009年黃金防波堤的進化版,當時也創下單一球隊的紀錄,同時擁有中繼成功至少20次的後援投手組合。

轉運手官大元
兄弟隊史第四位中繼王

中信兄弟時期的官大元,曾在2015年拿下中職年度中繼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四座中繼王。
已在中職打滾多年的官大元,主要都是在牛棚待命,但曾在生涯前兩個新人球季,以後援投手的身分,連續兩年拿下至少10勝的特殊紀錄。
若不看勝投數,而以其他投手的基礎數據來評估,官大元當時的投球表現,看似並沒有相當的突出。
單季10勝對先發投手來說,已經是不容易跨過的門檻,更何況是牛棚投手,這樣的成績,也讓他獲得「轉運手」的稱號,當官大元上場投球時,就能把場上的氣勢扭轉過來。
而後來分別在2013及2015年都繳出不錯的投球內容,更是在2015年摘下年度中繼王的獎項,證明自己不只能轉運,更有能力為球隊守下領先的局面。
延伸閱讀:【爪榮耀|DDL】最強「菜」鳥,就你最特別?中信兄弟之年度新人王

小黑吳俊偉
兄弟隊史第五位中繼王
中信兄弟時期的吳俊偉,曾在2020-2021兩年內,連霸中職中繼王的獎項,不僅是隊史第五及第六座中繼王,也是在隊史第一位在這個獎項連霸的球員。

2020年中職中繼王
2018年透過季中選秀加盟中信兄弟,開始了小黑的中職之旅。
2019年,吳俊偉就在一軍登板亮相,來到2020年後,已然成為陣中不可或缺的牛棚大將,當時球速能夠來到150km/h以上,計分板上一直亮紅燈,球迷們想必都看的血脈噴張。
不僅擁有不錯的球速,也靠著自身的好表現,摘下當年度中繼王的獎項,當時更以21歲的年紀,改寫最年輕拿下中繼王的中職紀錄。

2021年中職中繼王
小黑延續前一年的好身手,依舊待在中信兄弟的牛棚裡,擔任重要的後援投手,也曾短暫代班過終結者的角色。
當時與樂天桃猿的賴鴻誠競爭中繼王的獎項,接近球季尾聲時,趁著賴師傅的狀況下滑,而自己持續將中繼成功收入口袋,在一來一往的情形下,最終以些微差距勝出,摘下這年度的中繼王獎項。
而另外一位泡麵組成員蔡齊哲,也在這年度完成20次中繼成功,是自2015年後,兄弟隊史再一次單一球季有兩位20中繼成功的後援投手,說明了當時兄弟的堅強牛棚戰力。

未來的小黑
「年輕就是本錢」對於目前還很年輕的小黑吳俊偉,連續兩年拿下中繼王的獎項,想必在過程中讓他有大幅度的進步,不過也看到自身不足,需要加強的部分。
尤其是在球季中後段,比較常出現不穩的情形,或許是疲勞累積的問題,導致投球內容受影響,包括控球、球質等。
接下來想要持續在場上有好表現,在這段時間所遇到的問題及挑戰,勢必要去積極面對,而提升體能及身體素質,或許是現在最首要的目標之一。
期許接下來能夠看到更強的小黑站上投手丘,無情的封鎖各隊打線,朝著生涯下一座的中繼王邁進。
結語
- 牛棚投手的重要性,已不可同日而語,擁有強力的中繼投手,勢必是各支球隊必備的,讓總教練在投手調度上更加靈活。
- 如何在先發投手與終結者之間,扮演好銜接的橋樑,不僅考驗著牛棚投手的能力,也依賴著教練團們的調度時機。
- 目前也越來越多球員,專職擔任佈局投手,透過不同的方式站上投手丘,投出自己的價值,為球隊做出貢獻,也期待未來本土投手的素質能夠逐年提升,讓中華隊在國際賽事有更多的選擇。
- 所以當個王牌中繼投手,也是個不錯的選擇🤔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👍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📰
完成「免費」電子訂閱後,記得到信箱裡「確認」,才會第一時間收到有關中職的重要資訊😎
精選圖片來源:兄弟Fans Club
4 留言
很喜歡版主的總結,牛棚投手扮演著一個很關鍵的橋樑!!!並且投出自己的價值所在~~~
謝謝~
如果在整體隊伍經費固定的情況,背後的財團會先將其投注在先發還是牛棚呢?
畢竟體育賽事的薪資浮動,實際上是相當大的…..
小額經營的話,只能投資在新人培育了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