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2 年 7 月 23 日
前言
「你對球隊陣中最能製造打點的球員有甚麼認知或特別印象嗎❓」
DDL 個人最初在看中職時,僅僅會去注意打擊率、全壘打及盜壘等等…這些基礎數據,當初根本還不懂打點所代表的意義,所以選擇自動忽略…😅
直到看球年齡慢慢增加之後,才發現打點的多寡,竟是這些數據中相當重要的一環,畢竟有分數進帳,球隊才有贏球的機會😮

中職年度打點王
打點王資格
中職打點王跟其他年度打擊獎項雷同,像是安打王、全壘打王等等…,都是以單一數據最高的球員,所以在打點數上累積最多的選手,將成為當年度的打點王,還能獲得獎金 10 萬元💰
但當季若出現兩位選手的打點數相同時,則須要比較打席數的多寡(較少者勝出),若再出現相同的情況時,最終會以打擊率較高者勝出⚾
參考資料:聯盟規章第 15 章 年度獎勵及表揚 – 第 79 條【個人表揚】
打點計算
關於打點計算的方式,你是否有在看球的過程中,發現打者明明把跑者送回來得分,卻沒有打點進帳呢❓因為並非所有跑者回來得分的狀況,都會把打點算在打者身上😅
有列入打點的計算部分,像是安打、全壘打、高飛犧牲打、犧牲觸擊(強迫取分)、野手選擇,或是滿壘時出現保送、妨礙打擊等等。
不列入打點計算的部分,包括雙殺打、守備失誤、投手暴投、捕手捕逸、投手犯規等等👈

打點王棒次
打點能力最佳的球員,在球隊陣中,通常會被安排在球隊中的中心棒次(345 棒),來增加得點圈的打擊機會。
尤其在早期中職中,不少都是靠著前兩棒的上壘及戰術推進,來製造出打點機會給中心棒次,這樣的情形,又再兄弟象進攻中,更為常見👀
而這些中心棒次的打者,不僅要具備將打者送回來得分的能力,若能搭配不錯的長打能力,更具有錦上添花的效果💪
打點製造機
「要幫球隊把分數打回來,有這麼的容易嗎❓」除非對方場上的投手,原本防禦率就比較偏高,否則在雙方實力相當的情形下,往往一分就足以定出勝負🤔
打者站上打擊區時,壘上無人跟得點圈有跑者的兩種情形,是截然不同的情形。在出現得點圈的攻擊機會時,對於打者來說,
壓力就默默地隨之而來。
而在不同的局面下,打者在打擊區上的感覺也會有所差異,試想...僅落後對手一分的局面,出現在第一局跟第九局得點圈的攻擊機會,當下的感覺,勢必無法相提並論😮

此時不僅考驗著球員的進攻能力,更倚賴個人的心理素質,若能保持平常心去面對,對於進攻上會有更穩定的表現👍
而個人打點的多寡,就與團隊戰力息息相關,像是球隊的進攻能力,能否持續有跑者上壘,甚至創造出得點圈的打擊機會,都影響著打者的打點機會。
至於最快讓打點進帳的方式,莫過於直接將小白球扛出全壘打大牆之外,但過往中職當年度拿下全壘打王的球員,僅僅只出現一半的選手,同時拿下打點王的獎項…🤔
有關打點的基本功…
平時常聽到打點的基本功,普遍出現在三壘有跑者、無人或一人出局的局面,不用靠安打就能夠把分數打回來,看似非常簡單,但實際上並非如此…😅
對手都知道在當下這個局面,很有可能出現掉分的情形,固然會更加提防打者的進攻,包含投捕的配球策略及守備方的站位選擇,來降低失分的機率。
打點王連霸紀錄
曾在中職完成年度打點王二連霸的球員,統計至 2021 年為止,總共出現 3 位球員,包含布雷、張泰山及林益全等人。
- 統一獅
- 布雷(2007 – 2008)
- 統一 7-ELEVEn 獅
- 張泰山(2012 – 2013)
- 義大犀牛
- 林益全(2014 – 2015)
雖然邦邦在出現任何狀況時,不論在場內或場外,網友都要林益全出來坦,但從歷史數據來看,他的打點能力確實對球隊來說,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…目前也是中職幾項打點數據的紀錄保持人😅
打點王特殊紀錄
- 單季最多打點 – 126 分
- 義大犀牛 – 林益全(2015)
- 單季最少打點 – 51 分
- 興農牛 – 黃忠義(2000)
- 單場最多打點 – 11 分
- 兄弟象 – 奧立偉(1997)
- 單局最多打點 – 6 分
- 統一獅 – 羅德(1997)
- 中職歷史打點王 – 1338 分
- 張泰山
- 球隊獲獎最多 – 9 次
- 富邦悍將(含球隊前身)
- 單一球員獲獎最多 – 4 次
- 張泰山、林益全
兄弟隊史打點王
兄弟隊史累積四座打點王
中華職棒大聯盟(CPBL)的年度打點王獎項,至今已頒發出 30 餘座,在兄弟隊史總共出現四座的年度打點王🏆
- 兄弟象_路易士(1995)
- 兄弟象_德伍(1997)
- 兄弟象_蔡豐安(2002)
- 兄弟象_陳致遠(2003)

「宇宙巨砲」路易士
兄弟隊史第一位打點王
兄弟象時期的洋砲路易士,曾在1995 年拿下中職年度打點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一座打點王。
當時扛著兄弟象中心棒次的路易士,不僅有著高安打率的能力,打擊率也都能維持在高檔,而身為中心棒次的球員,最重要的莫過於適時一擊的打點能力👍
在兄弟象三(1994-1996)年的期間內,都是幫助球隊打進最多打點的球員,雖然並非全壘打能力相當驚人的球員,但在長打率卻維持的相當得不錯,想必這也讓他進帳不少打點的關鍵因素⚾
路易士在這年相當戲劇性的拿下年度打點王,當時與時報鷹喬治的打點相同,最終路易士(423)在整體打席數上,僅僅只少喬治(424)一個的打席數,也因此在打點王之爭中、順利登頂💪
這年路易士不僅打下年度打點王,也包辦了年度安打王的獎項,成為年度的打擊雙冠王🏆

洋砲德伍
兄弟隊史第二位打點王
兄弟象時期的洋砲德伍,曾在 1997 年拿下中職年度打點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二座打點王🏆
德伍與前一位洋將路易士的攻擊型態相當雷同,除了打擊能力都相當廣角之外,也在全壘打的數量上,為球隊貢獻一定的產量。
而德伍在長打能力的部分,與其他重砲型洋將相比,就歷史數據看來、毫不遜色,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💪
比起喜歡揮大棒的洋砲,德伍像這類型的洋將打者,相信對當時的投手來說,是更加的頭痛😅
這年德伍除了拿下年度打點王之外,也包辦了安打王及打擊王的獎項,在當年成為年度打擊三冠王💪

「阿扁」蔡豐安
兄弟隊史第三位打點王
兄弟象時期的蔡豐安,曾在 2002 年拿下中職年度打點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三座打點王🏆
身為當時黃金三劍客之一的蔡豐安,身為球隊重要的中心打者,最重要的任務…莫過於想盡一切辦法,把壘包上的隊友送回來得分🏃♂️
這(2002)年也是蔡豐安的生涯年,各項數據幾乎都是生涯表現最好的一年,尤其在全壘打的部分,單季更是出現 20 轟以上的成績,這也幫助他灌進了不少的打點👍
只可惜黃金三劍客僅維持了幾年,後續因爆發出來的假球案,部分球員因此而斷送自己的職棒生涯,也讓自己揹負一輩子無法抹去的罵名…😮

「黃金戰士」陳致遠
兄弟隊史第四位打點王
兄弟象時期的陳致遠,曾在 2003 年拿下中職年度打點王的獎項,也是隊史第四座打點王🏆
同為黃金三劍客一員的陳致遠,當時對於球隊也是相當重要的存在,尤其在當時黃衫軍第二次的三連霸,各項能力及表現與恰恰彭政閔相比,真的有過之而無不及👍
這(2003)年不僅拿下年度打點王,也包辦了安打王的獎項,成為打擊雙冠王之外,各項數據也幾乎都是生涯最佳的一年👍
黃金戰士在開始接近球員生涯中後期時,就因個人的傷病問題,漸漸造成出賽頻率並不是這麼的穩定,雖然在球隊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,但最終卻在 2009 年的黑象事件爆發後,被迫離開中職的舞台😮

延伸閱讀:
總結
回顧兄弟僅出現四座的年度打點王,就有兩座是從黃金三劍客之中的兩位球員拿下,但諷刺的是…這些球員生涯後期,卻都壟罩在假球案之中🤔
經歷過人生巔峰及跌落谷底的感覺,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體會到的😅或許過去的黑歷史,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,收不回來了…但希望留在你我心中,是他們當初最輝煌、榮耀的時刻🏆
兄弟隊史已許久沒出現年度打點王的球員,準備邁向 20 年的冏境,有哪位是你認為最有機會的黃衫軍選手呢❓下面留言分享你的想法👇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👍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📰
完成「免費」電子訂閱後,記得到信箱裡「確認」,才會第一時間收到有關中職的重要資訊😎
📷封面圖片來源:兄弟Fans club
4 留言
感覺多打大型/重要的比賽,就會有更多球員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,有更好的進攻能力,成為打點王。
良好的心理素質,才能頂住壓力在關鍵時刻有好表現👍
兄弟象居然只有四座打點王?!
有點意外,
還以為會更多些呢…..
除了某幾個球季以外,兄弟的攻擊火力,確實並沒有這麼的兇猛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