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2 年 11 月 14 日
前言
三振,屬於棒球術語之一。
那你知道什麼樣的狀況下,打者會被三振出局呢?三振能力對於投手來說,很重要嗎?
本篇文章將依中華職棒棒球規則,整理有關於三振的資訊及案例,並加上個人見解,與您分享。
溫馨提醒:文章中藍色字為超連結,有助於你對該名詞的理解。
相關棒球術(用)語:
棒球三振規則基本介紹
三振出局是什麼意思?
投打對決中,出現第三顆好球時,打者揮棒落空或沒揮棒,就算是三振出局。
收看比賽轉播時,可聽到球評使用「 K」 或「老 K」的方式,來形容三振。
三振的第三顆好球,需要符合哪些條件?
當投打對決,來到兩好球的球數時,投手投出第三顆好球,需要符合下面條件其中之一。
若打者出現擦棒界外球時,投手在帳面上的成績,會記錄為好球。
但對於當下的投打對決,仍會維持在兩好球的局面。

為何投手投出三振了,打者還沒出局呢?
投打對決的過程中,當出現特殊狀況時,打者是有符合不死三振的條件。
當下守備方,就必須透過觸殺或封殺的方式,才能讓打者出局。
三振會怎麼紀錄呢?
投手會有兩種三振打者的方式,分別以正 K 及倒 K 來顯示。
- K:打者揮棒落空。
- ꓘ:打者無揮棒,球進到好球帶。
三振次數最多的投手
單一球季當中,累積投出最多三振的投手,能夠獲得三振王的殊榮。
延伸閱讀:
三振之參考資料
- 三振英文:Starikeouts
- 奪三振率(K9值)英文:Strikeouts per Nine Innings
- 棒球規則:9.15

奪三振率規則基本介紹
奪三振率是什麼意思?
用來計算,投手在一場比賽當中,平均投出多少次的三振。
數字越大,意味著投手的三振能力越好。
奪三振率怎麼計算呢?
K/9 值 = K x 9 ÷ IP。
以下為此公式所代表的意思:
- K:投手奪三振次數
- IP:投手投球局數
- 9:以一場比賽 9 局為基準換算
假設,計算出來 K/9 值為 9 的話,代表該投手,平均每一局,可以投出一次的三振。

高三振率的投球能力
誰需要具備高三振率的能力呢?先發投手?還是後援投手?
三振打者的能力,是每一位投手都希望擁有。但對於後援投手來說,更是需要具備的看家本領。
當球隊需要後援投手上場,高三振率的投球能力,可有效的幫助球隊,化解當下的失分危機。
高三振率有什麼好處?
投手可靠著地自身投球能力,讓打者直接出局。
尤其當場上遇到失分危機時,高三振率的投球能力,就顯得格外重要。
為什麼呢?因為球被打進場內時,就會出現各種不可控的變數,如安打、守備失誤等等,而導致失分的產生。

棒球三振有哪些實際案例呢?
打者未揮棒,站著不動被三振出局
場上狀況:無人出局、無人在壘
影片中,富邦悍將打者高國輝,面對投手銳力,投進好球帶的第三顆好球,未進行揮棒,而被好球三振出局。
打者揮棒落空,三振出局
場上狀況:無人出局、無人在壘
影片中,富邦悍將投手羅力,面對樂天桃猿的三位打者,接連讓打者揮空,第三顆好球,連續投出三次三振。
打者擦棒被捕,三振出局
場上狀況:兩人出局、無人在壘
影片中,統一7-ELEVEn獅打者陳傑憲,面對投手狂威投出內角變化球。
打者陳傑憲揮棒,雖有打到球,但球在落地之前,捕手已完成確實接捕,所以主審裁判認定為三振出局。
棒球三振有哪些常見問題呢?

-
為何投手投出三振了,打者還沒出局呢?
投打對決的過程中,當出現特殊狀況時,打者是會符合不死三振的條件。
守備方,就必須透過觸殺或封殺的方式,才能讓打者出局。
-
三振會怎麼紀錄呢?
投手會有兩種三振打者的方式,分別會以正 K 及倒 K 來顯示。
K:打者揮棒落空。
ꓘ:打者無揮棒,球進到好球帶。
結論
對於三振有什麼問題或想法,歡迎在下方留言,或許你所提供的資訊,也能幫助到其他人,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。
有關其他棒球術語、規則、名詞及用語,可利用首頁右上角放大鏡的搜尋功能,相信會找到你所需要的問題答案。
》封面精選圖片:Pixabay
》參考資料:台灣棒球維基館、維基百科、聯盟規章、中華職棒大聯盟、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、運動視界、棒球規則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,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。
掌握即時的棒球資訊 👉 【連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