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2 年 11 月 18 日
前言
自打球,棒球用語的一種。
你知道自打球,打到身上的感覺嗎?為何一個自打球,會讓球員出現嚴重傷勢呢?
本篇文章將依,中華職棒棒球規則,整理有關於自打球的資訊及案例,並加上個人見解,與您分享。
溫馨提醒:文章中藍色字為超連結,有助於你對該名詞的理解。
棒球自打球規則基本介紹
自打球是什麼意思?
球,打到打者自己。
打者在打擊區,揮棒打到球之後,第一時間反彈到自己身上,稱之為「自打球」。
自打球會如何記錄?
好球一顆。
若球數來到兩好球時,打者再打出的自打球,仍會維持在兩好球的局面。
另外,當出現自打球時,球無論在界內區或界外區,都會進入死球狀態。
自打球對打者有何影響?
疼痛感,還可能出現嚴重傷勢。
大多數打者,都會選擇穿戴護腿,來降低自打球,造成受傷的風險。
而打者最怕自打球打到,膝蓋附近的位置。除了沒有護具保護之外,相對肌肉也比較少一些。

自打球可以進行挑戰嗎?
可以。
若裁判第一時間無法判定,打者是否為自打球時,球隊是可提出電視重播輔助判決。
自打球之參考資料
- 聯盟規章:第九章 45 條(10)
延伸閱讀:

棒球自打球有哪些實際案例呢?
自打球 – 球員場邊治療
影片中,味全龍打者郭天信,與投手郭俊麟的投打對決中,在一個打席裡面,出現了兩次的自打球。
兩次自打球,都打在膝蓋附近。可看出打者郭天信,相當的痛苦。
立即進行初步的治療後,仍選擇繼續站上打擊區,繼續比賽。
自打球 – 電視重播輔助判決
影片中,中信兄弟打者王威晨,與投手豪勁的投打對決中,打成一壘方向滾地球,遭到野手刺殺出局。
裁判們第一時間,並未做出自打球的判決,所以中信兄弟提出,電視重播輔助判決。
經即時重播檢閱小組確認後,仍維持原判、打者刺殺出局。
延伸閱讀:
自打球 – 打中頭盔
影片中,樂天桃猿打者成晉,與投手林逸達的投打對決中,打出本壘後方的界外飛球,被捕手確實接捕。
但主審裁判,第一時間認定為自打球。因打者揮棒後,球先碰到頭盔,所以接殺不算。
延伸閱讀:
棒球自打球的常見問題有哪些?

-
自打球會如何記錄?
-
自打球可以進行挑戰嗎?
可以。
若裁判第一時間無法判定,打者是否為自打球,球隊是可提出電視重播輔助判決。
結論
對於自打球有什麼問題或想法,歡迎在下方留言,或許你所提供的資訊,也能幫助到其他人,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。
有關其他棒球術語、規則、名詞及用語,可利用首頁右上角放大鏡的搜尋功能,相信會找到你所需要的問題答案。
》封面精選圖片:photoac
》參考資料:台灣棒球維基館、維基百科、聯盟規章、中華職棒大聯盟、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、運動視界、棒球規則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,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。
掌握即時的棒球資訊 👉 【連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