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2 年 11 月 14 日
前言
投手用球數,屬於棒球術語之一。
那你知道為何要記錄投手用球數嗎?難道控制好用球數,投手就不會受傷了嗎?
本篇文章將依中華職棒棒球規則,整理有關於投手用球數的資訊及案例,並加上個人見解,與您分享。
棒球投手用球數規則基本介紹
早期棒球在投手的使用上,較欠缺用球數限制的想法,再加上投手分工不明確。
讓許多陣中的王牌投手,不僅要擔任先發投手,還需兼任後援投手。除了投球量多之外,相對也壓縮了休息時間。
以中華職棒初期為例,像是陳義信、黃平洋等人,都有這樣的出賽狀況。而金臂人黃平洋的綽號,也是這樣來的。

投手用球數是什麼意思?
用來統計投手,在正式比賽過程中,總共投出了多少顆球。
為何要記錄投手用球數呢?
以利教練團進行投手調度。
教練必須控制投手的投球量,來應付短期賽事,或例行賽事中,球隊的投手使用需求。
進而分配每位投手的投球量,並適當安排休息時間,以保護投手。
投手如何降低用球數的消耗?
積極進攻好球帶。
可簡單把投手類型區分成,飛球型、滾地球型及三振型,這幾種類型。
其中三振型的投手,在用球數會來的比較多。有些投手甚至追求,極致進壘點的情況,反而造成不少的壞球出現。

熱身時的投球量,也會影響投手表現?
會。
正常熱身的頻率及投球數,並不會有太大影響。
但出現較特殊的狀況時,就會增加投手熱身的需求,比賽情境如下:
- 先發投手 – 自家球隊進攻時間過長,或因雨暫停時間過長,先發投手必須增加熱身量,來維持身體的熱度。
- 後援投手 – 場上投手狀況不穩時,必須在場邊熱身待命。有時同場比賽,需反覆熱身好幾次。
球場上,投手用球數的顯示位置
可區分為線上轉播(Pitches)及球場的電子看板(NP)。


投手討厭的打者型態之一
消耗投手用球數。
不論打者是透過選球,或是把球頻繁的擊成界外球,都會造成投手的用球數增加。
投手用球數增加的情況,除了體力消耗之外,連帶影響到投手的球威及控球等等。
投手用球數之參考資料
- 投手用球數英文:Number of Pitches Thrown
- 投手用球數簡稱:NP
- 棒球規則:5.07
- 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:1.07、1.10、2.08

棒球投手用球數有限制?
為何要限制投手的用球數呢?
降低受傷風險。
運動選手最害怕的,無疑是受傷了。傷勢的出現,一定會影響到場上的表現,甚至無法上場比賽。
而投手用球數過量時,就容易造成投手傷勢的狀況發生。
投手用球數有限制嗎?
職業棒球的賽事中,基本上不會有用球數上的限制。

先發投手用球數的限制是多少?
因人而異。投手出賽頻率及個人狀況,都會有不同的結果。
以下投手用球數的部分,為其他國家職棒 的參考值:
- 美國職棒:100 球 、投一休四
- 日本職棒:120 球 、投一休六
為何先發投手用球數會這麼多?
當場上的先發投手,用球數暴增時,通常都是下面這幾種狀況:
- 挑戰紀錄:無安打、完投完封、完全比賽。
- 中止連敗:球隊處於連敗期間,若當天先發投手狀況好,就會負擔多一些局數。
- 關鍵賽事:季後挑戰賽、總冠軍賽等等的短期賽事。
延伸閱讀:
何時會特別控制投手用球數呢?
較常看見投手用球數會被限制,有以下這三種狀況:
- 國際賽事 – 國際賽本身規定的用球數,或是球團要求需控制投球量。
- 傷後回歸 – 循序漸進,逐步調整可承受比賽的強度。
- 基層棒球 – 控制投球量,以確保選手獲得足夠之休息。
延伸閱讀:
棒球投手用球數有哪些案例呢?
案例一、投手 123 球完投完封比賽
影片中,中信兄弟投手羅傑斯,對戰富邦悍將時,使用 123 球,完成一場完投完封的比賽。
案例二、投手 142 球無安打比賽
影片中,統一7-ELEVEn獅投手猛威爾,對戰味全龍,使用 142 球,完成無安打比賽。
棒球投手用球數常見的問題有哪些?
-
投手休息天數比較多,就能夠多投一些球嗎?
個人認為,不適合。每多投一顆球,都必須承擔著受傷風險。
人體並非機器,機器運轉負載時,可停機維護、保養,甚至零件直接換新。
但投手受傷時,除了開刀、復健之外,在重返球場時,能否投出先前的身手,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-
投手在投手丘上,可以投多少球熱身呢?
參考 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,簡單區分下面三種狀況:
一、新換上來的投手:投手可進行 5 球的熱身。
二、受傷換投:投手不限熱身球數。
三、攻守交換:投手需利用這兩分鐘,完成熱身動作。
結論
對於投手用球數有什麼問題或想法,歡迎在下方留言,或許你所提供的資訊,也能幫助到其他人,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。
有關其他棒球術語、規則、名詞及用語,可利用首頁右上角放大鏡的搜尋功能,相信會找到你所需要的問題答案。
》封面精選圖片:Unsplash
》參考資料:台灣棒球維基館、維基百科、聯盟規章、中華職棒大聯盟、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、運動視界、棒球規則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,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。
掌握即時的棒球資訊 👉 【連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