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3 年 2 月 6 日
前言
「你知道一支棒球隊伍中,到底有多少人嗎?」為何在場邊休息區裡,有著這麼多沒上場比賽的人呢?
這些人當中,有替補球員、教練、工作人員等等,都是在棒球比賽當中,不可或缺的一份子。
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替補球員,這也跟棒球規則的換人制度有關,需要足夠的球員,才能夠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。
本篇文章將整理有關棒球隊組成的基本資訊。
棒球隊人數,應該要有多少呢?
棒球隊應該要有多少球員呢?這個沒有正確答案,畢竟需要考量到各個不同層級及國家,都有不同的規範及設置,但基本上,球員的數量,並不會相差太遠。
接下來有關棒球隊人數的部分,將以中華職棒規則來進行介紹。
排名資訊:WBSC
先發球員有多少人?
現今職業棒球的賽場上,發展歷史比較悠久的國家,像是美國、日本、韓國等等,在先發球員的部分,基本上都是以 10 位為主,這其中包含一位投手,以及九位的打者。
一軍球員的人數限制
中華職棒的一軍球員,人數限制是多少呢?「26人」。
包含前面所提到的先發 10 人,再加上板凳區的 16 位選手,總共是 26 人,這其中包含著投手及野手。
而在球員的分配上,教練團通常會考量整體戰力的狀況,來進行人員上的配置。下面是參考目前各球隊選手安排的情形:
- 投手:11 – 12 人
- 野手:14 – 15 人
二軍球員
中華職棒的制度,區分為一、二軍,除了在一軍出賽的球員們,其餘選手都會在二軍進行比賽。
通常在二軍的球員們,有著許多不同的身分,但,這些球員若要在一軍進行比賽,就必須由球團完成「註冊」的動作,才符合中職聯盟的相關規範。
而,未註冊選手的身分,通常是合約球員、自主培訓、傷兵及測試洋將…等等,待球隊有需求時,才會進行球員註冊的動作。
球隊的球員上限是60人嗎?
目前所了解到的 60人名單,是球隊在球季結束前,必須從現有的球員中,最多只能選 60 人進行註冊。
而在這 60 人名單之外的球員,其他球團是可以進行接洽的,或是遇到新球隊成立,就可能透過擴編選秀的方式,挑選球隊需要的球員。
過去未被放進 60 人名單的球員,多數是表現不佳,又或是處在傷兵恢復期間,等到新的一年,在敲定新的合約。
另外,60 人名單不包括「外籍洋將」、「自主培訓」及「行使 FA 的自由球員」。

你知道棒球隊組成的人員有哪些嗎?
投手
投手,守備方最重要的靈魂角色,可以簡單區分成「先發投手」及「救援投手」。依照教練團的使用及調度,分別在不同時間,上場進行投球的任務。
更多有關投手的基本介紹,可以參考下面的延伸閱讀。
打者
打者,平時最重要的任務,莫過於想辦法把球打的強勁又結實。而除了平時的打擊任務之外,當輪到球隊擔任守備方時,這些打者就必須肩負起守備的任務。
更多有關打者的基本介紹,可以參考下面的延伸閱讀。
教練團組成
教練,每個職業運動中,都會有的角色,主要用來輔助及指揮場上的選手,來達到更佳的表現。而提到棒球運動的教練團陣容,不得不說,大概是數一數二大的…。
維基百科所提供的教練職務及名稱有 13 種,但實際到中華職棒官方所公告各球團的教練,因球隊的需求,也延伸出各種不同的教練職名稱。(以下為中職教練團的名稱)
- 總教練(Manager)
- 首席教練(Head Coach)
- 投捕教練(Battery Coach)
- 牛棚教練(Bullpen Coach)
- 跑壘教練
- 打擊教練(Batting Coach)
- 捕手教練
- 外野教練
- 助理教練
- 投手教練(Pitching Coach)
- 體能教練(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)
- 守備教練(Defense Coach)
- 一壘指導教練
- 三壘指導教練
- 綜合守備教練
- 捕手助理教練
- 內野守備教練
- 野手統籌教練
- 助理打擊教練

防護員
防護員,各項職業運動當中,場邊必備的人員之一。除了球員在比賽過程中,身體出現一些狀況,能夠及時地給予協助,平時也會在賽前、賽後,協助並了解球員的身體狀況。
而在棒球場上,球迷們比較常見到的畫面,像是球員出現抽筋、打者自打球,或是投手被強襲球打到的狀況,都需要防護員第一時間的協助。
以下影片為防護員的介紹。
運動心理師
運動心理師,在職業運動中,逐漸開始被重視的一個職務。主要幫助球員們,調適心理上的狀態。
尤其當球員場上出現低潮時,或是因受傷,必須進行長時間的復健,更需要旁人從中協助及鼓勵。
畢竟職業運動的賽場上,屬於高壓的環境,個人表現沒有起色時,也很有可能被迫離開這個舞台,有時並非是球技層面的問題,更多來自於心中的不安及恐懼。
分享近期在 TED 影片中看到的一句話:「我們在想像中所受的苦,比現實中還多」。
以下影片為運動心理師的介紹。
人體翻譯機
翻譯,作為語言不通之間,溝通的橋樑。在中華職棒的體系下,身邊多多少少都會有外籍教練或球員,這時就需要「翻譯」,來協助雙方進行溝通。
而在中華職棒中,比較常出現的翻譯需求,像是英文及日文,再來則是西班牙文的部分。
以下影片為翻譯的介紹。
球探
球探,主要的任務,是協助球團到各個不同層級的棒球比賽,觀察並紀錄分析球員們場上表現的狀況,提供球隊相關的情報分析,在未來中職選秀會上,能夠依團隊戰力需求,選擇需要的球員。
大多都是以國內棒球賽事為主,而目前,部分球隊也開始安排針對外籍洋將,進行情蒐的動作,有助於球隊掌握更多的資訊,來挑選外籍洋將。
以下影片為球探的介紹。
球員上場比賽有哪些限制?
何時可以在一軍出賽?
以中華職棒來說,若要在一軍比賽的話,是必須登錄在球隊名單內的球員,才可以出賽。
而在球員調整的部分,則必須依照升降制度,來進行球員的異動。這些球員異動的紀錄,中職官方都會進行公告,並註記異動原因。
中華職棒球員升降制度規定:
- 本土球員:下二軍須滿 10 天,才可再升到一軍
- 外籍球員:下二軍須滿 15 天,才可再升到一軍
僅能在二軍出賽的球員
在中華職棒二軍出賽的選手,除了有完成註冊的球員之外,其他也包含像是合約所屬、自主培訓、測試洋將等等的選手。
而在二軍比賽的球員,大多為具有潛力的新秀,透過二軍的比賽,來增強個人能力及觀念。
另外,少部分的資深球員或傷兵,則會在二軍的比賽中,進行個人調整或復健的動作,最終都是以能到一軍比賽為目標。
註冊註銷
註冊,每位球員在單一球季中,僅能進行一次的註冊,註冊後才能夠獲得在一軍出賽的機會。若進行「註冊註銷」的動作後,這個球季接下來的比賽,就只能在二軍度過了。
大多數球員,球隊都會在球季開始前就完成註冊,僅有少部分的球員,才會視例行賽的球隊戰力,視情況註冊使用。而相關資訊,也能夠到中華職棒官方,查到相關到球員訊息。

中華職棒洋將的影響力?
對於亞洲區域的棒球運動來說,外籍洋將的存在,不論在平時的例行賽,又或是在準備爭冠的總冠軍賽,都是球隊相當重要的戰力。所以各個球隊在洋將的能力要求,也相對比較高。
有關更多洋將制度的介紹,可以參考下面的延伸閱讀。
棒球隊的源頭
支撐起球隊的一切
「你覺得要經營一支球隊,最重要的是甚麼呢?」除了這項運動要有市場之外,我想,最重要的莫過於出錢的球團了。
球團不僅是出錢的那一方,若以商業的角度來看,無疑是希望對於企業本身有加分的效果,當然,也包含著賺錢的部分。(雖然經營中華職棒的球團,基本上都是在燒錢…)
中華職棒從 1990 年開始,經歷過風光期,也走過黑暗期,如今,開始有點撥雲見日的感覺。
尤其在中華職棒的各個球隊,慢慢地由不同的大企業接手經營,相信在更多的資源下,以及不一樣的經營思維,有助於整體台灣的棒球發展。
總結
對於棒球隊的組成,應該有些基礎的了解了。
在中華職棒的棒球環境下,選擇接手經營球隊的球團,除了本身有一定的資金之外,更重要的是,這些企業老闆們對於棒球的熱愛,才促使球團願意投入這些資源,來經營球隊。
有關棒球更多的基本規則,可以參考下面的延伸閱讀。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。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。
完成「免費」電子訂閱後,記得到信箱裡「確認」,才不會漏掉更多有關棒球的資訊。
📷封面圖片來源:Pixabay
💾參考資料:台灣棒球維基館、維基百科、聯盟規章、中華職棒大聯盟
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