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2 年 11 月 16 日
前言
死球狀態,屬於棒球術語之一。那死球狀態指的是?對於攻守雙方會有什麼影響嗎?
本篇文章將依中華職棒棒球規則,整理有關於死球狀態的資訊及案例,並加上個人見解,與您分享。

棒球死球狀態規則基本介紹
死球狀態是什麼意思?
比賽暫停,也常用「比賽停止球」來稱呼。
當棒球比賽進入死球狀態時,通常是由裁判主動喊出暫停,或是裁判同意教練、球員,所提出暫停之要求。
除了上述之暫停之外,棒球規則也有明訂,進入死球狀態的其他條件。
常見的死球狀態的因素有哪些?
死球狀態之參考資料
- 死球狀態英文:Dead ball
- 棒球規則:5.01、5.03、5.06、5.09
- 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:4.02、4.03、5.01

棒球死球狀態與跑者的有何關係?
參考 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 4.02【比賽進行球進入死球區給壘之規定】,整理後並簡述以下內容。
當球場上出現特定狀況時,球又剛好進入到死球區,那壘上跑者就能依規定,往下一個壘包前進。
那要如何認定跑者,該從哪個壘包開始前進呢?簡單區分成下面兩項:
- 投手投球時,跑者當下所站的壘包。
- 野手傳球時,跑者當下所站的壘包。
跑者免費前進一個壘包
以投手投球時之壘包開始算起
- 投手於投手板上,投球或牽制時,形成暴傳。
- 打者擊出內野區的球,掉進野手衣服裡。
- 野手完成接球後,再踏入死球區。
- 投手投球時,卡於捕手或主審的面罩,或掉入裝備、衣服裡。
延伸閱讀:
以野手傳球時之壘包開始算起
- 野手進行傳球或觸殺,球掉進野手或跑壘員衣服裡。

跑者免費前進兩個壘包
以投手投球時之壘包開始算起
- 投手退開投手板,牽制形成暴傳。
- 內野手一開始處理球之守備行為,傳入死球區。
- 界內球彈入死球區。
- 飛球於界內,被野手碰出觀眾席。
- 野手處理界內球,遭觀眾妨礙。
- 投手暴投球滾於本壘後,再經捕手或野手碰觸,進入死球區。
- 外野飛球或滾地球,進到外野手衣服裡。
以野手傳球時之壘包開始算起
- 野手處理球(如外野安打),傳入死球區。
- 內野手一開始處理球之守備行為,傳入死球區,跑者及打者已進佔前一個壘包。
- 界內球於傳球時,遭觀眾妨礙。
跑者免費前進三個壘包
以投手投球時之壘包開始算起
- 野手故意用丟手套、帽子、面罩等物品,去碰觸打者所擊出之球。
- 上述過程中,若進攻方遭觸殺或其他原因停止跑壘,則進入死球狀態,一樣給予三個壘包。
棒球死球區域有哪些地方?
棒球場上常見的死球區
參考 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第五章【比賽場地規則改況說明】,整理後並簡述以下內容。
當球在比賽過程中,進入死球區時,就會進入到死球狀態。
雖都是進入到死球區內,但隨著不同死球區的規則,則會有不同的判決出現。
- 球員休息室
- 攝影席
- 球僮區
- 認定特殊區域
- 比賽看板或帆布
- 牛棚區
- 全壘打牆區

棒球死球狀態有哪些實際案例?
案例一、野手接殺飛球後,跌入死球區
影片中,味全龍打者林威廷,與投手陳柏豪的投打對決中,擊出一壘側界外飛球,遭一壘手許基宏接殺出局。
許基宏在接殺後,立即將球傳至二壘,抓到企圖往二壘推進的跑者蔣少宏,完成雙殺守備。
但經裁判開會討論過後,因許基宏完成接殺後,一隻腳踏入死球區(攝影席),故以死球狀態的規則判定,壘上跑者應往前推進一個壘包。
延伸閱讀:
案例二、打者擊出之球,打中二壘審
影片中,中信兄弟打者岳東華,與投手賴鴻誠的投打對決,擊出二壘方向的強勁滾地球,不偏不倚的打中二壘審。
依棒球規則及補述之規範,當打者擊出之球打中裁判時,將進入死球狀態。
打者岳東華直接上一壘,其他跑者則須留在原本的壘包上。
另外,原先一壘的跑者,因強迫進壘關係,故前進至二壘,形成滿壘的局面。
延伸閱讀:
案例三、球卡在全壘打牆下方
影片中,富邦悍將打者林哲瑄,面對投手福瑞投出之直球,擊出中右外野的落地安打,球一路滾到全壘打牆下方停住。
第一時間處理球之外野手認為,球已經卡在全壘打牆下方,並向裁判示意。
經裁判開會討論後,判定球已進入死球區,故原先打者林哲瑄的場內全壘打,改判為場地規則二壘安打。
案例四、全壘打牆反彈球
影片中,富邦悍將打者陳品捷,面對投手賽格威投出之直球,擊出中右外野之落地安打。
球在第一時間彈出全壘打牆之外,接著又彈回球場內,屬於場地規則二壘安打,當下已形成死球狀態。
故能從影片中,看出當球回彈時,裁判已比出判決手勢,守備方之外野手,則放棄後續的守備動作。
案例五、觸身球還是不死三振?
影片中,兄弟象打者張志豪,面對投手邦勝投出之近身球,打中鞋子。
這個 Play 必須先以打者,是否有出棒來判定好壞球,其次再考量到觸身球的部分。
- 好球或出棒過半:打者三振出局。因球丟到打者身上,處於死球狀態,故失去不死三振之條件。
- 壞球或未出棒:打者觸身球保送。
棒球死球狀態之常見問題

-
活球狀態跟死球狀態差別在哪裡?
活球狀態(Play)= 比賽開始(比賽進行中)
死球狀態(Time) = 比賽停止(比賽停止球)
-
球碰到裁判,算活球還是死球狀態呢?
不一定。舉棒球場上三個常見的案例來說明。
1.投手的暴投球,打中主審裁判,仍是比賽進行中,屬於活球狀態。
2.守備方之傳球,不慎擊中裁判、球員或壘指導員,仍是比賽進行中,屬於活球狀態。
3.打者擊出去的球,擊中裁判,屬於死球狀態。打者上一壘,壘上跑者則回到原壘包。
結論
對於死球狀態有什麼問題或想法,歡迎在下方留言,或許你所提供的資訊,也能幫助到其他人,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。
有關其他棒球術語、規則、名詞及用語,可利用首頁右上角放大鏡的搜尋功能,相信會找到你所需要的問題答案。
》封面圖片來源:Pixabay
》參考資料:台灣棒球維基館、維基百科、聯盟規章、中華職棒大聯盟、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、運動視界、棒球規則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,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。
掌握即時的棒球資訊 👉 【連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