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2 年 11 月 16 日
前言
第二動作,屬於棒球守備時的一種說法。那這種說法代表著什麼意思呢?對於攻守雙方又會有什麼影響?
這篇文章將依中華職棒棒球規則,整理有關於第二動作的資訊及案例,並加上個人見解,與您分享。

棒球第二動作之基本介紹
第二動作的定義為何?
第二動作,並非為棒球術語,但時常被用來形容守備方的野手,接球後準備傳球的過程中,出現掉球情形。
第二動作之使用情境
判定第二動作的基準,建立在守備方的野手完成確實接捕時,造成進攻方的打者或跑者,產生出局數。
什麼是第二動作?
以第二動作字面上來解釋,可將野手的守備動作,拆解成下面兩項:
- 第一動作:接球
- 第二動作:傳球
當野手完成第一動作之後,從手套中準備將球拿出來、進行傳球時,若不慎掉球,會由裁判認定進攻方是否出局。
若裁判裁定野手已完成第一動作之確實接捕,因第二動作的關係而造成掉球,則會判定打者或跑者出局。

常見的第二動作守備行為
- 野手在面對飛球時,完成確實接捕之接殺後,準備將手套中的球拿出來,進行傳球動作,而導致掉球。
- 野手在進行傳接球時,完成確實接捕之封殺後,準備將手套中的球拿出來,進行傳球動作,而導致掉球。
延伸閱讀:
與確實接捕的密切關係?
第二動作的說法,依棒球規則來看,主要來自確實接捕的相關規則,所延伸出來的。
棒球第二動作有哪些實際案例呢?
投手接殺後掉球之第二動作
影片中,樂天桃猿的投手翁瑋均,面對打者高宇杰所擊出的平飛球,第一時間接進手套,在準備傳球時,球卻從手套裡掉出來。
經主審裁判認定,翁瑋均已完成確實接捕動作,接續掉球的部份,判定為第二動作,所以算接殺出局。
延伸閱讀:
內野手接殺後掉球之第二動作
影片中,Lamigo 桃猿的一壘手陳俊秀,面對打者蔣智賢所擊出之平飛球,第一時間接進手套,在準備傳球時,球卻從手套裡掉出來。
經一壘裁判認定,陳俊秀已完成確實接捕動作,接續掉球的部份,判定為第二動作,所以算接殺出局。
延伸閱讀:
棒球第二動作之常見問題
第二動作可以挑戰嗎?
依聯盟規章第 45 條【即時重播輔助判決】,關於確實接捕的挑戰項目,僅能針對飛球是否在落地之前完成接殺,並不能針對第二動作來進行挑戰。
延伸閱讀:
結論
若不使用重播畫面的慢動作來看,其實不易分辨野手,是否因第二動作而掉球…。
對於第二動作有什麼問題或想法,歡迎在下方留言,說不定你的想法,也能幫助到其他人解決疑惑。
有關其他棒球術語、規則、名詞及用語,可利用首頁右上角放大鏡的搜尋功能,相信會找到你所需要的問題答案。
》封面圖片來源:Unsplash
》參考資料:台灣棒球維基館、維基百科、聯盟規章、中華職棒大聯盟、CPBL 裁判執法手冊規則補述、運動視界、棒球規則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,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。
掌握即時的棒球資訊 👉 【連結】
相關棒球術語、用語及名詞:
》確實接捕
》接殺、封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