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 2023 年 2 月 13 日
前言
任何競技運動的賽場上,選手們不僅為了最終的優勝在努力,也為了讓自己在這個舞台上,展現出更佳的表現,而必須嘗試突破,取得更理想的成績。
在棒球運動中,設置了許多關於球員個人成績的獎項,藉此肯定球員們的表現,也記錄下這些應該被記住的光榮時刻。
本篇文章將整理有關中華職棒年度獎項的規定。
中華職棒的年度個人獎項有哪些呢?
中職有哪些年度獎項呢?
中華職棒大聯盟(CPBL)所有的年度獎項中,有區分打者、投手各自的獎項,也有投手與打者一同競爭的獎項,目前總共有 17 種不同類型的年度獎項。

年度獎項代表的意義?
絕大部分的獎項,都能夠透過可量化的數據,來決定表現最為優異的球員,也意味著選手們球場上的努力,是容易被看見的。
而有少部分的獎項,則必須由採訪媒體,來進行投票選出,雖然難免會有各自喜好的差別,但能夠入圍這些獎項,也是間接肯定這些球員在這個球季,有著不錯的表現內容。
多久頒獎一次呢?
每年。在球季結束之後,中職聯盟會另外安排年度獎項的頒獎典禮。基本上各個年度獎項,都會有得獎者,除了出現比較特殊的情況,獎項才會出現空缺的情形。
未來有機會出現其他獎項嗎?
以中華職棒的歷史及發展來看,未來是有機會出現其他的獎項。或許可以參考棒球歷史較為悠久的美國大聯盟(MLB)及日本職棒(NPB),部分年度獎項,是針對過去偉大的球星,所特別設置的。
中華職棒年度個人打者獎項
打者獎項 – 安打王
安打王,在單一球季中,打出最多安打的球員。如出現兩位以上球員在安打數相同時,會先比較「打數較少」的部分,若再相同,最後才會看「壘打數較多」,來決定當年度的安打王。
過往比賽當中,具有這樣安打能力的選手,多半會被安排在球隊的開路先鋒或是中心打者。
中華職棒安打王基本介紹:
- 安打王獎項設立時間:1994 年
- 安打王獎金:8 萬元
打者獎項 – 打擊王
打擊王,在單一球季中,打擊率最高的球員。如出現兩位以上球員在打擊率相同時,會先比較「打數較少」的部分,若再相同,最後才會看「打點較多」,來決定當年度的打擊王。
過去比賽當中,打擊能力較佳的球員,基本上會優先放在中心打者的位置,其次則會在開路先鋒的角色。
中華職棒打擊王基本介紹:
- 打擊王獎項設立時間:1990 年
- 打擊王獎金:10 萬元
- 打擊王打席數規定:打席數 ≧ 球隊出賽數 * 3.1
打者獎項 – 打點王
打點王,在單一球季中,打點數最多的球員。如出現兩位以上球員在打點相同時,會先比較「打席數較少」的部分,若再相同,最後才會看「打擊率較高」,來決定當年度的打點王。
過去比賽當中,打點能力較佳的球員,基本上都會安排在球隊的中心打者。在壘上有跑者時,給予對手迎頭痛擊,將壘上的跑者送回本壘得分。
中華職棒打點王基本介紹:
- 打點王獎項設立時間:1990 年
- 打點王獎金:10 萬元
打者獎項 – 盜壘王
盜壘王,在單一球季當中,盜壘成功次數最多的球員。如出現兩位以上球員在盜壘成功相同時,會先比較「盜壘成功率較高」的部分,若再相同,最後才會看「上壘率較高」,來決定當年度的盜壘王。
過去比賽當中,盜壘能力較佳的球員,大多會被安排在球隊的開路先鋒,來增加壘包上的破壞性。
中華職棒盜壘王基本介紹:
- 盜壘王獎項設立時間:1990 年
- 盜壘王獎金:8 萬元
打者獎項 – 全壘打王
全壘打王,在單一球季當中,全壘打數量最多的球員。如出現兩位以上球員在全壘打數相同時,會先比較「打數較少」的部分,若再相同,最後才會看「打點較多」,來決定當年度的全壘打王。
過去比賽當中,全壘打能力較佳的球員,大多是擔任球隊的中心打者,在壘包上有跑者時,來增加全壘打的破壞性。
中華職棒全壘打王基本介紹:
- 全壘打王獎項設立時間:1990 年
- 全壘打王獎金:10 萬元
中華職棒年度個人投手獎項
投手獎項 – 勝投王
勝投王,在單一球季當中,勝場數最多的球員。如出現兩位以上球員在勝場數相同時,會先比較「防禦率較低」的部分,若再相同,最後才會看「勝率較高」,來決定當年度的勝投王。
能夠拿下最多勝的投手,不僅自身要有不錯的投球能力,還需要靠著隊友的情義相挺,才有機會一場接著一場、拿下勝投。
中華職棒勝投王基本介紹:
- 勝投王獎項設立時間:1990 年
- 勝投王獎金:10 萬元
投手獎項 – 奪三振王
奪三振王,單一球季當中,投出最多三振的球員。如出現兩位以上球員在奪三振數相同時,會先比較「投球局數較少」的部分,若再相同,最後才會看「面對打席數較少」,來決定當年度的奪三振王。
投手能否成功三振掉打者?主要還是要看投手本身的能力及投球特性,來決定最終能否三振打者的關鍵因素。
中華職棒奪三振王基本介紹:
- 三振王獎項設立時間:1994 年
- 三振王獎金:8 萬元
投手獎項 – 防禦率王
防禦率王,在當一球季當中,防禦率最低的球員。如出現兩位以上球員在防禦率相同時,會先比較「勝場數較多」的部分,若再相同,最後才會看「勝率較高」,來決定當年度的防禦率王。
投手個人防禦率的高低,主要還是取決於個人的投球能力,不過在團隊守備能力,多少也是會影響著這項數值。
中華職棒防禦率王基本介紹:
- 防禦率王獎項設立時間:1990 年
- 防禦率王獎金:10 萬元
- 防禦率王投球局數:投球局數 ≧ 球隊出賽數
投手獎項 – 救援王
救援王,在單一球季當中,救援成功次數最多的球員。如出現兩位以上球員在救援成功次數相同時,會先比較「防禦率較低」的部分,若再相同,最後才會看「勝率較高」,來決定當年度的救援王。
救援成功次數的多寡,不僅投手本身要在關鍵時刻,替球隊守下有限的分數領先,也倚賴著球隊整體戰力,能否創造出這些救援成功的機會。
中華職棒救援王基本介紹:
- 救援王獎項設立時間:1990 年
- 救援王獎金:10 萬元
投手獎項 – 中繼王
中繼王,在單一球季當中,中繼成功次數最多的球員。如出現兩位以上球員在救援成功次數相同時,會先比較「防禦率較低」的部分,若再相同,最後才會看「勝率較高」,來決定當年度的中繼王。
過去在中繼投手位置,表現出色的投手,投球實力基本上與終結者相去不遠。
中華職棒中繼王基本介紹:
- 中繼王獎項設立時間:2005 年
- 中繼王獎金:5 萬元
打者與投手一同競爭的年度獎項
年度最有價值球員
年度 MVP,在單一球季當中,經由採訪媒體票選,表現最為優異的球員。
中華職棒年度 MVP 基本介紹:
- 年度 MVP 獎項設立時間:1993 年
- 年度 MVP 獎金:10 萬元
最佳進步獎
最佳進步獎,經由採訪媒體票選,與前一個球季相比,成績進步最多的球員。
中華職棒最佳進步獎基本介紹:
- 最佳進步獎獎項設立時間:1993 年
- 最佳進步獎獎金:8 萬元
年度新人獎
年度新人王,經由採訪媒體票選,當個球季表現最優異的新人球員。
在中華職棒中,一生只有一次得獎的機會,也算是獲獎難度相當高的獎項之一。
關於年度新人王,有下列入圍的基本門檻:
- 僅限於本國籍球員參與遴選。
- 旅外球員若未曾於美國職棒大聯盟、日本職棒、韓國職棒一軍之比賽登錄球員身份者。
- 第一年出賽之成績,投球局數未達 40 局者,第二年仍有被遴選的資格,但僅以二年為限。
- 第一年出賽之成績,打席數未達 124 打席者,第二年仍有被遴選的資格,但僅以二年為限。
中華職棒年度新人王基本介紹:
- 年度新人獎獎項設立時間:1993 年
- 年度新人獎獎金:8 萬元
東山再起獎
東山再起獎,過去在球場上,曾表現亮眼的球員,卻因傷勢困擾或其他原因所出現球場上的低潮,而在新的球季當中,有爆發性的成績表現。
這個獎項較為特別,並非年年都會有球員獲獎,主要以聯盟評估球員們的表現狀況,來頒發此獎項。
中華職棒東山再起獎基本介紹:
- 東山再起獎獎項設立時間:2017 年
- 東山再起獎獎金:5 萬元
金手套獎
金手套獎,單一球季當中,各個守備位置表現最為突出的球員,包含投手、捕手、內外野手…等等,共九個守備位置,由採訪媒體票選出,守備表現最佳的選手,
關於金手套獎,必須符合下面入圍的基本門檻:
- 投手:投滿 120 局或出賽 40 場
- 捕手:出賽 60 場以上
- 野手:出賽 80 場以上
備註:外野手不分左、中、右外野,統一以外野手評選。
中華職棒金手套基本介紹:
- 金手套獎項設立時間:1993 年
- 金手套獎獎金:2 萬元
最佳十人獎
最佳九人暨最佳指定打擊獎,以九個守備位置的球員,加上指定打擊的部分。由採訪媒體票選,表現最佳的球員。除了投手是看投球的能力之外,打者的部分,是以整體打擊狀況來評估。
中華職棒最佳九人暨最佳指定打擊獎基本介紹:
- 最佳九人暨最佳指定打擊獎項設立時間:1991 年
- 最佳九人暨最佳指定打擊獎金:3 萬元
- 最佳指定打擊:2000 年新增此獎項
球員以外的年度獎項
最佳總教練
最佳總教練,單一球季當中,拿下該球季「總冠軍」的總教練,即為年度最佳總教練。
這樣的審核機制,簡單又暴力,以球季最終的結果為主。但他真正是最佳教練嗎?或許有些球隊球員的資質,就已經相當理想了,期待未來有更理想的評估機制。
中華職棒最佳總教練基本介紹:
- 最佳總教練獎項設立時間:1990年
- 最佳總教練獎金:10 萬元
年度獎項引起的爭議事件?
追求獎項下的漏洞
人人都想獲獎,無可厚非,也為了追求更佳的成績而努力。但現今的制度下,似乎無法避免掉,為了爭奪獎項,所衍生出來的問題。
過去就曾出現過,為了爭奪打點王、全壘打王的年度獎項,而出現打者被刻意保送的情形,措施爭奪年度獎項的機會。
消失的救援王
中華職棒在過去 2012 年時,爆發出救援王爭奪的小插曲。當時的兄弟象隊,為了創造出救援成功的機會,而選擇故意把球投得相當開,企圖保送打者上壘,好讓終結者湯瑪仕在符合救援成功的條件下,上場投球。
但當時的對手統一7-ELEVEn獅,也為了幫助隊友保住救援王的頭銜,卻企圖揮棒去追打這些,平時根本不會去打的球。
最終雖然湯瑪仕順利拿下救援成功,成為 2012 年的救援王得主。但聯盟考量兩隊因爭奪獎項,而出現離譜的對戰過程,最終各打 50 大板,並沒收當年度的救援王獎項。
總結
看完中職棒球的各個年度獎項,是否多少也了解成績背後,所代表不同的涵義了呢?
雖說設置這些獎項出發點是好的,但希望在獎項競爭之餘,也保有運動家的精神,才不會讓獎項本身失真了。
更多有關棒球基礎規則的內容,都在下方延伸閱讀。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看到。也別忘記訂閱「免費」的電子報。
完成「免費」電子訂閱後,記得到信箱裡「確認」,才不會漏掉更多有關棒球的資訊。
📷封面圖片來源:unsplash
💾參考資料:台灣棒球維基館、維基百科、聯盟規章、中華職棒大聯盟
延伸閱讀: